2008年7月5日星期六

ROBERT RAUSCHENBERG


改变,为可能世界?
文/蔡长璜

一个多月前,或即5月12日晚间,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美国艺术家罗卜·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1925-2008)因心脏衰竭而与世长辞,享年82岁,他的同性伴侣达利·博妥夫(Darryl Pottorf)一直守在其侧;劳申伯格晚年定居于佛罗里达海湾的开普提瓦岛(Captiva Island)。

过了两天,《纽约时报》刊出一篇充满追思、礼赞意义的长文,由该报特约艺术专栏作家迈克·金默曼(Michael Kimmelman)执笔。他除了畅谈劳申伯格的生平事迹、创作理念、重要作品以及对艺术史的贡献与影响之外,就在即将收笔那一刹那,金默曼或者有意或者无意中泄露了艺术家的财富状况:

“他在世时便成为那个海湾小岛上坐拥最多房地产者,同时在纽约格林威茨村还保持着一栋公寓……他累积了共计35英亩、全长1000英尺的海边沙滩,以及九间房屋和工作室,包括一间大至17000平方英尺、可以全方位观望到一座泳池的双层工作室;他也几乎囊括了整个岛上所剩无几的热带森林。”

这名土生土长的“一代宗师”不但遗下一笔非常丰富的精神资产,而且还包括了一笔非常可观的物质资产,俨如一个美式成功人物的典范。

然而,究竟是对经济创造的执迷不悟,还是对艺术创造的深图远虑驱动着劳申伯格耕耘不辍?上述可计算性的房地产价值能够确切地反映出他的艺术成就吗?难道说艺术家毕生倾全力进行的美学改造与视觉革命就因此湮没无闻了?

当然不是。诚如金默曼所言:劳申伯格在把美国艺术从抽象表现主义这个极点推向另一个高峰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更具体地说,他乃是一名承前启后的中介者,即受到诸如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和威廉·德坤宁(Willem de Kooning)等前辈大师们的启蒙,又拥有让新生代艺术家亦步亦趋、犹如“Charisma”似的超人禀赋,并且催化了波普艺术、偶发艺术、过程艺术、观念艺术等创作形式的衍生。

就审美意蕴而言,劳申伯格开展出“复合式”的创造性表现,自1950年代中期便陆续赢得许多批评家的褒奖,受到公认的学术价值大概有三点:

一、艺术家成功试验出如何结合照相冲印技术和丝网印刷技术、且得心应手地运用于架上绘画的造型方法,进而发掘了有关媒介的可塑性;二、他还擅于把日常生活中的现成物品,譬如像床、轮胎、电风扇等融入其创作中,并造就了现代艺术由神圣化、菁英化的形而上学过渡到平庸化、大众化的流行品味的实践上;三、此举也直接打破传统意义上攸关媒介的诠释框架,例如,绘画、雕塑、摄影,等等,遂将各种艺术形态的边界无限地拓宽了。

“对于那些认为肥皂盒、剃须镜和可乐瓶等物品十分不雅观者,我真的感到非常抱歉,”劳申伯格继续说道,“因为他们无时无刻都被诸如此类的物品包围着,这样必然会使到彼等极不舒服的。”

“约翰·契奇(John Cage)曾说过生活的恐惧感来自人们害怕改变。如果我能够补充一句:任何事物都无法永远保持不变。这是唯一可以产生悬念的。由于活着并没有别的可能性了,每个人仅能从他的应变能力来加以端量、定位。”这名新达达主义(Neo-Dadaism)的“主教”如是说,内在意识纯粹,岂不让人想到禅!

原载《光华日报·众议园》作者专栏“肉身思考”(2008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