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陈刚毅 (CHIN KONG YEE)


抓紧时间,缠夹不安
浅谈陈刚毅的视觉秩序
文/蔡长璜

真正的画触及一种缺席——没有画,我们或许察觉不到这种缺席。而那将是我们的损失。
——John Berger,艺术批评家

一、时间长卷:塞尚的美学启迪

陈刚毅的《Batu Caves》发表于去年Wei-Ling画廊主办的一项群展上;图中显示了卫塞节游行庆典的情景,参与人群都秉持着一个信念——对宗教的虔诚,——而纵使彼此互不熟悉,依然并肩接踵地向前慢行,男男女女,从从容容。

无论如何,画家撷取“多视角的表现法”来制图,他的出发点,旨在消解“绘画乃是客观描述语言”的陈见:就审美享受言之,某些人物看似已经陷入一种神思恍惚的状态般,身体不由得左右摇晃,位移,乃至自我变形,前一秒钟和后一秒钟交织在一起,以致“过去的人”及“现在的人”得以图像方式集成,共存,不经意间竟成为时间绵延的例证。

这种类似中国手卷式绘画的横条形画面构成,一直都不是刚毅的创作重心。他坦言,上述倾向以人文景观来作为探索主体的作品,这些年来,大概只画过三四幅罢了,最早一个尝试便是完成于四年前的《Hari Kuningan》。此外,在新作当中,亦有一幅同样沿袭相关概念与章法的:该画取材自法国南部一个傍海小镇,只见年轻男女,成群结队,一派轻松自在地朝向海边走去;色彩捕捉了阳光的明媚和夏日的风采,值得一提的是,画家愈趋成熟的艺术造诣再次烘托出时光流转的感觉!

从意味层来说,时间感,由表及里,形成阅读其创作文本的一个关键字眼。

攸关西洋绘画的历史进程,刚毅本身拥有一套果于自信的诠释。在他看来,文艺复兴后期开始盛行的一种创造样式,即所谓符合科学理性原理以及人类视觉逻辑的框架条件,恰恰是许多艺术家对传译时间这个命题了无兴趣的导因。

“拉斐尔(Raphael Sanzio)之后,西洋画家越来越重视临场感——就像人在现场,身在其中那样的感觉,——显然,那不过是一瞬间的静态效果而已。”他接着说,“直到塞尚(Paul Cezanne)出现了,情况开始有所转变,各种试探时间的可能性才获得全面地挥发,譬如杜象(Marcel Duchamp),未来主义,等等。”

对于塞尚,刚毅的切入似乎也跟一般人迥异,藉着这名艺术家的静物画,他试图说明两个特征,一是塞尚有能力把不同时间压缩在同一个画面空间里;二则其作品都是经由长时间从不同视角观察出来的结果。

稍有一点绘画经验的人理应了解,人的视域(visual field)委实难以一直处于固定状态下,因此眼前的观察对象不但会“随时变形”,甚至,其轮廓与位置还会“不停移动”,塞尚——也许应该包括刚毅在内——便是通过对事物反复观察的过程,进而把握住一种视觉形式的秩序结构;约言之,一幅画所呈现的,不仅是时间的赋形,“它还涉及了一种存有的探讨”。

“艺术的表达蕴含了创作者自我生命的流露。我的作品并不纯粹,即便是画一幅风景画,也不能够原原板板地照搬自然世界中的一石一木。”

总之,如果我们追究刚毅那些特别注重“视觉感知”(visual perception)的艺术实践和创作观念的端点,源起,那么答案岂非素有“现代绘画之父”美誉的塞尚莫属,不是吗?

二、心灵空间:不安的直觉形式

城市,街道,对陈刚毅来讲,俨然是一个舞台,经常都有精彩演出,召唤着人们投以好奇的欣赏的眼光。然则,毋宁说,一幢富含历史代表性的建筑物外观,足以铸塑出时光流逝的厚重感,不如说,那些街头,人行道,交通标志,民众百姓等兼容了生命痕迹与政治意义的日常生活概貌,更适宜权充时间感之隐喻。于是,画家强调:

“城市无疑是一种表现当代生存感觉的最佳题材。”不但如此,而且,他尚有一种期待:“一座旧建筑的去留和存废完全取决于它的拥有者,街道的景观,无形中就是很多人的集体的意愿,我会尽可能忠实地揭示出这个事实来。”

起初,刚毅专注于描绘吉隆坡这个哺育出画家的城市。多年多年之后,其游踪才慢慢延伸到登嘉楼,槟城,曼谷与清迈等地方。2004年,他去罗马尼亚旅行,眼界打开了,于是,当下便有准备走遍欧洲各大城小镇的念头;惟,其后续结果没有令人失望,就在前年一项双人联展上,我们终于看到刚毅清一色“秀”出以当地街道和广场——还有旅行中间所见所闻——作为表现对象的佳作了。

“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刚刚踏上去那一刻,感觉准会特别敏锐。而且,你越是对那个地方不了解,就越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刚毅这番话,很清醒地,阐明了其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连贯性,一如他在态度上在概念上的一致性,并且,把旁人的疑惑——误以为画家可能出于一种怀旧情愫,抑或,外国月亮比较圆的心理作祟,否则何来“到欧罗巴走一趟”之必要?——也一并化解掉了。

不安全感,想必是驱使画家创作的不二法门!

像“吉隆坡系列”大多以描绘十字路口为主,画幅不大,却同时铺排着多重视角下的组合关系,宽广的视线范围把围绕人的各种景物统统包罗起来,形成一个极端混乱,窘促,悬乎不宁的画面。此外,在其早期作品中,甚至还能看到一种现代城市人普遍上都有的紧张,这或多或少跟画家彼时的处境息息相关: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孤单,彷徨,焦虑,等等。

即使到了欧洲,刚毅于心酌量的,乃是自己的情感因何时何地而唤起冲动——创作的冲动,——约言之,画家完全凭着视觉感知,去洞察去搜集那些直觉的自然的反应。惟,最后呈显出来的视觉特性:波折回环,压挤叠错,零碎杂凑,等等,必然经过一番移情作用,就仿佛一连串经验,印象和记忆互涉过程中结构起来的审美情绪(aesthetic emotion),“从根本上说,那是艺术家个人生存状态的投射。”

结束本文之前,不得不提起,刚毅还擅于描绘天空,尤其常见画中晴空万里,浮云悠悠,看久了益发迷人眼目。另一方面,有趣的是,以《Infinites》与《Barcelona at Night》(图)为例来讲,天空居然可以完整地乃至圆融地平展于诸多物象之间:前者有着弧一样的形状,后者则拟似一个十字架造型,甚且,是以一种感觉上异乎寻常的透视表现,即把平视角和仰视角糅合在一起并嵌入直立悬挂观赏的画面上,让看画的人宛如被笼罩其下!

就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所习惯的观看方式被“重造”(re-making)了,反而大大地增强其动势张力。

事实上,面对这些画作时,我们切莫将之视为一种纯粹的绘制手段,或者,图像风格,更无法不通过创作者的直觉形式来深入他的心灵空间,抑或,不安气氛,亦可谓“新的感性”的。我们瞥见另一种视觉秩序。

:本文收入《陈刚毅:在幻乐园中的现实》(Chin Kong Yee: Reality in Wonderland)展览画册,吉隆坡:Wei-Ling画廊,2009

欲浏览画家更多作品,请登入:http://www.artmajeur.com/kongyee, 或http://weiling-gallery.com/realityinwonderland.htm.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陈湛仁(JOSEPH TAN)

荡在虚旷中游目骋怀 文/蔡长璜 当我在已故画家陈湛仁(Joseph Tan Chan Jin)的“风景画”中游赏时,下意识里反复地推敲著John Berger的一句话:所有以观察自然为出发点的艺术创作,最终都免不了会改变观看自然的态度。艺术若非更加确定已经建立的观看自然的方式,就是提供一个新方式来看待自然。 然而,即便是一名艺术家因为观看、观察、观照而显现出凝注力不一的落差,总的来说,这些行为意识均转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古代中国山水画论所冀望的理想视域:登临俯瞰,这样的一个高度令到自然的形相愈显幽深和曲折。创作者尤要能凌驾于客观摹写之上,重新提炼、熔铸和创造出一个更大更广的有情天地,不但如此,画家与自然务求两情相洽,以臻天人相契之境界。 二月杪,国家画廊推出一项回顾展:“Joseph Tan/His Art: 1961-2001”,由著名艺术史家萨巴帕迪(T.K. Sabapathy)担任特约策展人。经其专业规划,现场按主题、年代分成数个展区,其中要数“风景画”(1971-2001)的质量最强,展品包括了“绘画系列”(Painting Series)、“龙运系列”(Dungun Series)与“构成系列”(Formation Series)等巨构,以及大大小小的画稿和习作。 这些以自然景观作为观察对象的压克利绘画,实则承袭、延展自现代主义的创造逻辑和审美规律。从形式到内容,他一早便摈弃了西方风景画的传统,没有一板一眼地再现眼睛所见的景象──尤其消解了那条同画家视线齐平,同时也暗示著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地平线(horizon),──纵使画中焦点涣散、时空交叠,作者意向却自由随动。依他所说: “艺术家早已改变了想法,他们不再制作含有叙事性内容的作品。艺术家当下更加专注于与概念和形式攸关的思考了。”(Artists have changed their thinking and no longer produce works with narrative content. Artist are now more concerned with thinking about concepts and forms.) 迨不惑之年,画家向东方思维过渡,在意蕴丰富的山水话语中寻索造境之道,作品“显映出悠远旷达的空间感与深邃无限的宇宙感的含意”。阅读这些视觉文本,我们相信陈氏明了:最

戴惠吉TAY HOOI KEAT

戴惠吉 Tay Hooi Keat Dai Hui Ji ,( 1910-1989 )生于 槟城,视觉艺术家,美术教育家,艺术活动家,牧师 笃信上帝的戴惠吉常对人说,其过人的描绘能力是与生俱有的,他不过是借此特长来抒发自己所感所思罢了!戴惠吉是第一位荣获教育部奖学金远赴英国深造的马来亚公民。在其逾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同时肩负两大任务:一、奠定与落实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系统化、建制化和普及化工作;二、以身作则地参与现代绘画观念的实践。在马来西亚视觉艺术的历史进程中,此种克难以及拓荒精神诚为可贵,值得吾人恭而敬之。 1910 年 4 月 8 日,戴惠吉诞生于槟城威省的高渊,在家中排行最小。其父亲为一名树胶园园主,希冀四名孩子都接受英文教育,便安排该幼子就读当地教会小学,然后再入乔治市大英义学。 1925 年,戴惠吉考获高级剑桥文凭,翌年入读三年制的马来亚联邦师范文凭课程,并于 1929 年成为一名合格教师,被教育部派往槟城一间英文小学执教。 1931 年,他考取美术教师专业文凭;同年, 21 岁的戴惠吉成家了,夫人陈玉谦( Tan Gek Kheam )亦为一名美术教师。 戴惠吉从小酷爱绘画,家人亦鼓励他往这个领域发展。迨至婚后,他才真正投入艺术的汪洋中,悠游自得,尤其当他邂逅了著名画家杨曼生,两人便经常结伴到处写生;他深受杨氏直截了当、大胆落笔的表现手法启发。 1936 年,林清渊律师领导成立“槟城华人画会”,副会长为杨曼生与李清庸,戴惠吉担任财政一职,同年,其画作在该会的常年美展中初试声啼。二战结束后的 1947 年 10 月杪,他的水彩和摄影作品又参与一项义展,获得媒体的关注。随后,戴惠吉假槟城图书馆推出其首次个人展,作品多数是以罗曼蒂克的情怀去捕捉大自然景色的水彩绘画。 从 1948 年至 1951 年期间,戴惠吉在伦敦坎伯威尔( Camberwell )艺术学院钻研艺术创作与教学方法,同时还旁及艺术史、美学、设计和工艺等科目。身为联邦奖学金得主的他,获得英国教育部颁予“国家设计文凭”( National Diploma in Design, N.D.D. ); 1952 年学成归来,旋即被委为槟城圣乔治女子学校美术老师。同年,戴惠吉还催生了“槟城美术教师理事会”,透过这个管道对同侪们进行非正规的训练,譬如组织户外写生,发起学习小组,并由他讲解有关

李清庸LEE CHENG YONG

李清庸 Lee Cheng Yong  Li Qing Yong ,( 1913-1974 )祖籍福建同安,画家,雕塑家,美术教师,艺术活动家 李清庸为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美术界的先锋人物。青年时既投入统筹艺术活动,参与组织艺术社团,亦在槟城钟灵中学服务 14 年,献身美术教育,不遗余力。他在一生之中仅办过两次个展,殁后遭到冷遇,声名未能远播,直至其三幅油画作品同时被搜罗在 1995 年于新加坡举行的“佳士得东南亚绘画”拍卖会中,遂使众多艺术收藏家和研究者另眼相看。翌年,槟城 The Art Gallery 特别策划举行“李清庸回顾展”,并推出一本记录翔实的作品选辑,显见其独步一时之艺术造诣,在创作者逝世 22 年后始能获得世俗的认同以及历史的礼赞。 李清庸在 1913 年 3 月 26 日诞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自幼热爱绘图,曾获水彩画家杨曼生启蒙。后赴中国深造,入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在留欧或留日的师长们教诲与督导之下,受过素描、绘画、雕塑、设计等基础训练;而彼时的上海,文化开放,显然较其它城市更易接触到外来美术新潮和理论新知,某种程度上对他往后的创作倾向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932 年,李清庸回到槟城,旋即在打石街阅书报社举行首次个人作品展;文献资料显示,他是仅次于黄花(黄森荣)之后于马来(西)亚举行个人作品展的本地画家。 1936 年初,槟城一群华人画家、诗人、书法家与摄影家联合发起一项展览会,年方 23 岁的李清庸深孚众望,连同杨曼生分别获推举为筹委会正副主席。这项由诗人管震民命名为“嘤嘤艺术展览会”的自发性活动,从 4 月 1 日至 3 日,一连三天假莲花河丽泽第五分校隆重举行,为槟城罕见的大型艺文活动;经李杨二人居中协调,远在新加坡的华人美术研究会也精选会员作品参与盛会。同年 6 月,李清庸则以“外埠会员”身份提交作品参加华人美术研究会首届会员作品展览。 大约从 1936 年至 1939 年期间,他身为“槟城华人画会”副会长,非常活跃于会员聚会、户外写生和常年美展,还参加了该会为赈济中国抗战救亡以及筹募“马来亚人民爱国基金”( Malayan Patriotic Fund )而主办的展览。 1952 年,李清庸又偕同骆清泉、杨曼生、郭若萍等 15 位艺术同道发起创办“槟城艺术协会”,翌年即获得社团注册局批准成立,众人通力合作,积极拓展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