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陳剛毅(Chin Kong Yee)近作觀後感

陳剛毅,馬來西亞吉隆坡安邦人,生於一九七三年,曾就讀馬來西亞中央藝術學院純美術系,在院內美術教師循循善誘之下接受正規化的基礎訓練。在他尚未完全投入全職創作以前,剛毅亦曾有段藉由畫漫畫、插圖、裝飾畫來維持生計的狗日的生活。生活歷練養成畫家對人用情至深,對物觀察入微,面向各種無名無狀之炎涼世態,或是現實政治與社會現象,他一貫老神在在,以平常心從容待之;在各個不同系列畫作中,其思想特質與內心世界表露無遺。他把努力自我摸索獲得的實踐方式命名為「具體現實繪畫」(Actuality Accorded Painting),並且朝創作方法論一面探路。從二〇〇三年開始,剛毅大約每隔兩或三年便會公開展示其搜索成果,至今為止,總共累計了八次個人作品展;近幾年,其畫作亦曾在德、法、中、南韓、台灣、印尼、新加坡等國家舉行的藝博會及群展中亮相,總體表現自成一格,引起藏家關注。剛毅多取自然景觀與城市景觀為參照物,輔以油畫造詣和改圖技藝二者兼施,將不同時空關係融入一個誘人的佈局中,看似奇幻卻又活潑、明快,感覺實實在在。若干年前,剛毅購置一棟鄰近老家的新村屋,充作其住處兼畫室,從此擁有安頓身心之所;偌大的院子裡,養著三、四條愛犬,也足以讓他與愛人一起翻翻土、種種菜或搞搞園藝。不想作畫的時候,剛毅喜歡啜一口咖啡,閒在後院坐看藍天白雲。


Red Buses, 2018. Oil on canvas, 170 X 380 cm Diptych.

一)

今天的繪畫,從文化史的脈絡來講,其作為藝術家精神勞動的載體之一,歷經逾百年現代化進程,包括許許多多畫家無以數計的美學演練之後,放諸當代藝術與視覺文化的生產場域中間,究竟還有哪些使創作者「有動於衷」—亦即反證英文語境中的indifferent(冷漠無感)或motiveless(缺乏動機)—的核心價值?

就志業本位上說,藝術家必須直面各種非得推心置腹不可的問題,譬如窮其一生極盡意匠表現與創新之能事,猶如天職一般,怎麼能夠多多藉口推三推四的?假使他/她不顧份內事,終日投機鑽營,巴結逢迎,豈不是有橫著走之嫌?

長期在本地畫壇巡遊,綜觀同儕們不拘一格且各行各路的實踐方式,我個人以為剛毅顯得正經(serious)許多。

(二)

一般人的感官都會在受到外界之刺激作用過後產生某種反應。從人的知覺論之,創作者與欣賞者,甚至就作畫和觀畫的行為來看,分別代表著兩組不同的知識經驗及信息系統。

我們的知覺(perception;亦譯作感知」)和感覺(sense)都是「在頭腦中形成的對客觀事物的直觀形象的反。感覺反映的是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知覺反映的則是客觀事物的整體配置知覺雖以感覺為基礎,儘管如此,它並非二者簡單集成的組態,而是由對象的大量信息屬性及關係構成的有機整體;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知覺與感覺通常是無法完全區分的,感覺是信息的初步加工,知覺是信息的深入加工。

在我看來,剛毅近期創作之成果,跟那些沿襲傳統意義上所謂單點、兩點抑或三點透視觀念塑造出來的空間效果迥異其趣。怎能不讓人驚艷呢?者番其所作所為到底沒有全盤否定視網膜藝術。反觀,他側重的是,如何從人的眼睛出發,也就是借助可控性的造型原理,反覆調配、標識出一套又一套非常態化的視覺秩序。惟,作為被觀測物,這個性質暫時呈不穩定的空間狀態,像似由雙眼以外不同的知識經驗相互疊加、擠壓而渾成一體,其信息含量龐雜,既有歧義,又很隱晦,立於畫外的觀測者卻心無不甘地被捲入其中去。

而在畫家那裡,對於前述由我下意識裡進行的「初步加工」,按慣例說都是不大受理的;剛毅顯然投入有關信息屬性與其關係結構的問題上苦幹一番。起始於「新風景系列」,他便傾向運用二合一式矩形構圖來創作。這種二畫共構法使空間本身在經過分解與複合之後可以顯示的變數甚多:藉由任意並置兩個畫框/畫面或上下對調或左右換位的操作策略,致使每更動一次則派生一種視域差異。況且,一旦整體觀感發生變化,套用畫家自己的話來說:真實變得更加虛幻!

像剛毅那樣探求機率之操作生產,按道理能夠預見以下結果:圖像結構充滿不確定性以及視覺呈現亦是非絕對化。在任何事先預設的開放空間裡,每個人(感知主體)都有權利對客觀事物提出建設性的見解,冀圖達致一致性的審美判斷近乎零;以上情況並不難想像,畫家理應自我審視、確認過了。

換個方式說,剛毅著實不在乎「追求絕對」。不僅僅如此,他還把藝術實踐的獲得開放於多重詮釋,不急不緩地向人類情感的臨界點趨近……

 (三)

「我很清楚自己的創作動機是什麼……」——剛毅不止一次對我這麼說。

素以當代畫家自居,他沒有盲目地隨大隊起舞,亦即,熱衷於全球跨語際視覺文化研究社群關心的命題,比方說,帝國主義、殖民歷史、領土政治、民族認同、空間生產,等等,孰不知,上述幾個題旨,並非一般資淺者可以藉助藝術方式轉化、再現處理的。當我目睹身邊各族藝友紛紛亦步亦趨,……以為middle-brow的貨色就是high-brow」(故隱言者姓名),結果變向「以調查研究為名」卻僅止於借題發揮東拼西湊,沒有明確的目的與嚴謹的方法的泛學科化圖解者;欣慰的是,剛毅並無患上類似大頭症。

剛毅不諱言由西方古典畫家與雕塑家那裡得到啟發,所以,他向來對藝術品中蘊含的視線流程特別重視(容我在下一節申述)。就體裁而言,剛毅的繪畫作品仍是離不開風景(landscape)的範疇,包括從出道初期的吉隆坡街頭或東海岸郊村景緻,由此一路延伸至晚近幾年,他多次遠赴歐洲、亞洲各地採樣創作的城市景觀等,陋巷也好,廣場也罷,不管是小品或巨構亦然。擅長油畫創作的他,數年前開始採用中國毛筆、墨、宣紙和國畫顏料為表現媒介,主要還是以風景畫見稱,譬如釜山海景圖便很吸睛。


Piazza San Marco, 2018. Oil on jute, 190 X 260cm (Diptych).


若由內容論之,則剛毅選擇市井為其取景對象之一,無疑又是另一個讓人驚艷的知性表現:

市井,從字面意思來解,不就是說明每個城市都有一口井嗎?古時候不是每戶人家都有自來水的,甚麼人需要用水都要到此打水,而一般水井所在地點都是熱鬧的市集中心,四圍的建築空間也是觀光客行游的場所。重要的是,市井(marketplace)既是一處公共空間,更是作為一種集體意識的生活場所存在著……這裡超越歷史時空局限,過去的、現時的,真實的、構想的,富有特定魅力,令人著迷。

每當畫家以旅人身份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遭遇那些觸動人心的場景、氛圍,他總會抖擻精神,靜心妙悟一番。回到家裡,他通常不急著畫出來;反而放任時間宕延,並且趁機會將信息過濾、篩選、重合乃至重新回想一遍其在現場時的特殊感情,然後嫁接於此際當下之存在處境,遂使各種知覺相互交織及滲透在一起:我作畫的驅動力,源自於回應它們對我的召喚;它們會告訴我該做甚麼、怎麼做……嗯,就像鬼迷心竅啊!

而畫面彷彿都已做好準備:歡迎大家光臨尚且極其友善地「邀請」(inviting)有心人憑藉視覺感知涉入其間。這是內在信念與外部條件的匯集!

(四)

或者,更確切地說,剛毅除了對物對事的敏感度的確有過人之處以外,他還具備了一般畫家不具備的繪畫造詣。

一直以來,他企圖透過其畫作將第一手經驗(first-hand experience)轉譯、傳達給觀眾。從視覺現象來講,機械式再現類似現場感」實在難,難就難在知覺意識的重新配置和深入加工,使之流露出一種可擴性但非一定要協調性不可的情調色彩。

反映在與影共舞系列作品上,從色彩配搭到視覺組織,從經營位置到節奏變化,層層堆疊、律動十足而高潮接迭,使觀畫者目眩神馳,久久不能終止。然而,剛毅這批近作,雖多數以動勢示人,細節處則雕鑿入微,即便是帶有點景作用的街燈、窗花、枯樹、行人等,無一不是經過精煉處理的。從完整度看,譬如遊人踪響或是夜色陰鬱之意况皆歷歷在目,冷不防a practical sense(有人直譯作實踐感」)也返照、顯影,如心有所向,如身有所棲,真實空間與構想空間殊途同致,真的讓人驚艷不已!

在每一幅畫中,我們也不難覺察到:畫家很賣力地進行一場搏鬥。比方說,他跟多元的視角搏鬥,統攝畫面上貌似突如其現的漩渦狀視覺形式;他跟內容的邏輯搏鬥,酌量共構式畫面/構圖若無似有的關係結構;他跟成像的技術搏鬥,激化建築圖像因循外擴、扭轉漸變而得的圖形張力;他跟理性的仲裁搏鬥,絕不讓自己一時不慎墮入自由心證的美學黑洞……等等。但他沒有二元化上述搏鬥發生的場域,抑或張揚跟鬥爭攸關的生命政治史;相形之下,他努力地創造機率空間,拓展期待視域,遂使多重詮釋成為可能。再進一步言之,搏鬥也是繪畫的生產關係。正當搏鬥繪畫進行時,正負兩極力量或更多「信仰系統」也處於纏鬥之中,用德勒茲的話說:「所有的東西都在打鬥、搏鬥。」

而事實上,陳剛毅這一份視覺宣言,有條不紊地梳理多重知覺multiple perception)的相互關聯,以及它們因著關係重組搏鬥與談判使之產生的共振效應。共振是一個相當有意思的現象;也就是說,在某個共振頻率下,粒子可以一起振動,琴弦可以一起震顚,人人可以一起搖頭晃腦;猶有甚者,大家可以一起分享「共同的事實」。

一個(或更多)「共同的事實」可以在一幅畫中同時出現無非確證:共振/共鳴作用所以衍生,顯然藉由一系列關係之聯結,關鍵條件則緊繫於藝術家仰賴心、眼和手的協調以及繪畫性的闡發,缺一不可;只要頻率/意願相符,任何人均能在此感知空間裡互相交換彼此的「真理」(心有靈犀);假設「共同的事實」乃是某一既存的事實,以致可被視成其藝術創作的模式(mode of artistic expression)已然成為事實即是一個構型得以形塑。

最後,把話說回來,即使諸因俱足,仍不得自我宣述實境體現甚至是自性圓滿,否則便是扭曲、誤導了。

===

相隔九年,再度應邀為剛毅暨其畫展圖錄撰稿,莫不是令人喜憂參半的:一來充滿挑戰性,二來則要不斷惕勵自己,切忌重蹈覆轍,老調重彈。這是我第三次點評這名畫友的東西;最早那篇拙文,特地揀選其人物肖像創作論述一番,於二〇〇二年九月發表在《藝術走廊》雙月刊第二期上。

文中所有變體字部份,均引述自剛毅本人言論。畫家訪談,201876日,於吉隆坡。

哲學家兼小說家薩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與畫家兼雕塑家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 1922—1962)過往甚密,他撰著〈追求絕對〉這篇長文,詳盡揭示這名藝術家好友獨具一格的創作思維和方法,此文在1948年首次發表於《現代》雜誌上。見於《薩特論藝術》(馮黎明、陽友權/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8月第三次印刷;頁80-91

W. J. T. 密切爾(W. J. T. Mitchell)編《風景與權力》(楊麗、方信/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10月第一版。

參閱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交合形象與三聯畫〉,收入《弗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董強/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9月第一版;頁78-87

⑥「共同的事實」一說出自德勒茲。同註④。

若從審美反饋言之,這個過程牽涉到不同的感知主體的參與目的及其介入程度。就具體實踐來講,互動的各造務需把個人意識和自主反應等感知機制加以調節,具備相近的「共同意願」始能促成相關的行動。

本文收入「Dancing With Shadows: Chin Kong Yee個人畫展展覽圖錄,2018年由吉隆坡Wei-Ling Gallery出版。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陈湛仁(JOSEPH TAN)

荡在虚旷中游目骋怀 文/蔡长璜 当我在已故画家陈湛仁(Joseph Tan Chan Jin)的“风景画”中游赏时,下意识里反复地推敲著John Berger的一句话:所有以观察自然为出发点的艺术创作,最终都免不了会改变观看自然的态度。艺术若非更加确定已经建立的观看自然的方式,就是提供一个新方式来看待自然。 然而,即便是一名艺术家因为观看、观察、观照而显现出凝注力不一的落差,总的来说,这些行为意识均转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古代中国山水画论所冀望的理想视域:登临俯瞰,这样的一个高度令到自然的形相愈显幽深和曲折。创作者尤要能凌驾于客观摹写之上,重新提炼、熔铸和创造出一个更大更广的有情天地,不但如此,画家与自然务求两情相洽,以臻天人相契之境界。 二月杪,国家画廊推出一项回顾展:“Joseph Tan/His Art: 1961-2001”,由著名艺术史家萨巴帕迪(T.K. Sabapathy)担任特约策展人。经其专业规划,现场按主题、年代分成数个展区,其中要数“风景画”(1971-2001)的质量最强,展品包括了“绘画系列”(Painting Series)、“龙运系列”(Dungun Series)与“构成系列”(Formation Series)等巨构,以及大大小小的画稿和习作。 这些以自然景观作为观察对象的压克利绘画,实则承袭、延展自现代主义的创造逻辑和审美规律。从形式到内容,他一早便摈弃了西方风景画的传统,没有一板一眼地再现眼睛所见的景象──尤其消解了那条同画家视线齐平,同时也暗示著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地平线(horizon),──纵使画中焦点涣散、时空交叠,作者意向却自由随动。依他所说: “艺术家早已改变了想法,他们不再制作含有叙事性内容的作品。艺术家当下更加专注于与概念和形式攸关的思考了。”(Artists have changed their thinking and no longer produce works with narrative content. Artist are now more concerned with thinking about concepts and forms.) 迨不惑之年,画家向东方思维过渡,在意蕴丰富的山水话语中寻索造境之道,作品“显映出悠远旷达的空间感与深邃无限的宇宙感的含意”。阅读这些视觉文本,我们相信陈氏明了:最

戴惠吉TAY HOOI KEAT

戴惠吉 Tay Hooi Keat Dai Hui Ji ,( 1910-1989 )生于 槟城,视觉艺术家,美术教育家,艺术活动家,牧师 笃信上帝的戴惠吉常对人说,其过人的描绘能力是与生俱有的,他不过是借此特长来抒发自己所感所思罢了!戴惠吉是第一位荣获教育部奖学金远赴英国深造的马来亚公民。在其逾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同时肩负两大任务:一、奠定与落实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系统化、建制化和普及化工作;二、以身作则地参与现代绘画观念的实践。在马来西亚视觉艺术的历史进程中,此种克难以及拓荒精神诚为可贵,值得吾人恭而敬之。 1910 年 4 月 8 日,戴惠吉诞生于槟城威省的高渊,在家中排行最小。其父亲为一名树胶园园主,希冀四名孩子都接受英文教育,便安排该幼子就读当地教会小学,然后再入乔治市大英义学。 1925 年,戴惠吉考获高级剑桥文凭,翌年入读三年制的马来亚联邦师范文凭课程,并于 1929 年成为一名合格教师,被教育部派往槟城一间英文小学执教。 1931 年,他考取美术教师专业文凭;同年, 21 岁的戴惠吉成家了,夫人陈玉谦( Tan Gek Kheam )亦为一名美术教师。 戴惠吉从小酷爱绘画,家人亦鼓励他往这个领域发展。迨至婚后,他才真正投入艺术的汪洋中,悠游自得,尤其当他邂逅了著名画家杨曼生,两人便经常结伴到处写生;他深受杨氏直截了当、大胆落笔的表现手法启发。 1936 年,林清渊律师领导成立“槟城华人画会”,副会长为杨曼生与李清庸,戴惠吉担任财政一职,同年,其画作在该会的常年美展中初试声啼。二战结束后的 1947 年 10 月杪,他的水彩和摄影作品又参与一项义展,获得媒体的关注。随后,戴惠吉假槟城图书馆推出其首次个人展,作品多数是以罗曼蒂克的情怀去捕捉大自然景色的水彩绘画。 从 1948 年至 1951 年期间,戴惠吉在伦敦坎伯威尔( Camberwell )艺术学院钻研艺术创作与教学方法,同时还旁及艺术史、美学、设计和工艺等科目。身为联邦奖学金得主的他,获得英国教育部颁予“国家设计文凭”( National Diploma in Design, N.D.D. ); 1952 年学成归来,旋即被委为槟城圣乔治女子学校美术老师。同年,戴惠吉还催生了“槟城美术教师理事会”,透过这个管道对同侪们进行非正规的训练,譬如组织户外写生,发起学习小组,并由他讲解有关

李清庸LEE CHENG YONG

李清庸 Lee Cheng Yong  Li Qing Yong ,( 1913-1974 )祖籍福建同安,画家,雕塑家,美术教师,艺术活动家 李清庸为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美术界的先锋人物。青年时既投入统筹艺术活动,参与组织艺术社团,亦在槟城钟灵中学服务 14 年,献身美术教育,不遗余力。他在一生之中仅办过两次个展,殁后遭到冷遇,声名未能远播,直至其三幅油画作品同时被搜罗在 1995 年于新加坡举行的“佳士得东南亚绘画”拍卖会中,遂使众多艺术收藏家和研究者另眼相看。翌年,槟城 The Art Gallery 特别策划举行“李清庸回顾展”,并推出一本记录翔实的作品选辑,显见其独步一时之艺术造诣,在创作者逝世 22 年后始能获得世俗的认同以及历史的礼赞。 李清庸在 1913 年 3 月 26 日诞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自幼热爱绘图,曾获水彩画家杨曼生启蒙。后赴中国深造,入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在留欧或留日的师长们教诲与督导之下,受过素描、绘画、雕塑、设计等基础训练;而彼时的上海,文化开放,显然较其它城市更易接触到外来美术新潮和理论新知,某种程度上对他往后的创作倾向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932 年,李清庸回到槟城,旋即在打石街阅书报社举行首次个人作品展;文献资料显示,他是仅次于黄花(黄森荣)之后于马来(西)亚举行个人作品展的本地画家。 1936 年初,槟城一群华人画家、诗人、书法家与摄影家联合发起一项展览会,年方 23 岁的李清庸深孚众望,连同杨曼生分别获推举为筹委会正副主席。这项由诗人管震民命名为“嘤嘤艺术展览会”的自发性活动,从 4 月 1 日至 3 日,一连三天假莲花河丽泽第五分校隆重举行,为槟城罕见的大型艺文活动;经李杨二人居中协调,远在新加坡的华人美术研究会也精选会员作品参与盛会。同年 6 月,李清庸则以“外埠会员”身份提交作品参加华人美术研究会首届会员作品展览。 大约从 1936 年至 1939 年期间,他身为“槟城华人画会”副会长,非常活跃于会员聚会、户外写生和常年美展,还参加了该会为赈济中国抗战救亡以及筹募“马来亚人民爱国基金”( Malayan Patriotic Fund )而主办的展览。 1952 年,李清庸又偕同骆清泉、杨曼生、郭若萍等 15 位艺术同道发起创办“槟城艺术协会”,翌年即获得社团注册局批准成立,众人通力合作,积极拓展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