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造云峰、心造梦土
文/蔡长璜
天地之间的万水千山,充满了生机和灵气,总是润发出一种撼动人心的魅力,在画家锺木池的心底里,艺术中的世界是驱除烦嚣、释解尘虑的好去处,山水画“……诱引我们进入清新脱俗、宁静安祥、不可言喻的美妙境界,更超越人间的喧闹和烟火气,忘掉自己,忘掉人世间一切的丑陋和卑鄙。” ──人的精神在此可以获得安息之所在。
“寻找桃花源”,不仅是一种寄托,更是激发画家创作的动因。透过山水抒情遣兴,借景言志,体现在画中的尽是自己向往的理想胜景。锺氏曾经在一幅作品落款时写下“有此青山绿水便好安居”的词句,语意浅显而清晰,反映了对桃花源式美好未来的憧憬。在创作札记中,他引了一首宋诗来寄寓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响往:
日落川更阔,烟生山欲浮;
舟中有闲地,载我得同游。
在水墨画的诸多题材中,山水向来被视为正宗,历代关于传统水墨的论述,论者费尽心思处,莫不在于山水画上著墨颇重。山水的艺术性可以作无穷的发现,郭熙的《山水训》里便有精妙的记述:“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所谓朝暮之变态不同也。”山水的创作固然离不开描水皴石的笔墨技法,抑或绘树设景的章法布局之上,但是画者切忌满足于形式上的呈现,而必须“穷其变化,得其统一”,以期把握山水的形相、气象等精神特性。
“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的哲学内涵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道家的‘物我两忘’的境界,两者都主张人和大自然浑然一体,尤其是表现在山水画中更为明显。”
驰骋于山水艺术的世界近三十年的锺氏,深知“造境”才是创作的关键性问题,即如何让个人的心境与自然造化相结合,并在画面上演化出一番天地,他说:“苍苍林木、潺潺流水变得可居可游可亲可近,这都是山水画的一个可贵的内涵……观者置身画中,凝视云端飞瀑,必有忘我之境。泛舟垂钓,日暮而归,鱼蔬薄酒,品茗讲古,将是人生乐事。”
锺氏擅于营造意境与酝酿主题,像《春江独钓》、《鹤飞泉清》、《云壑雷鸣》,等等,作品显露了诗情昂昂的人文气质。他以为依据实景描绘的山水了无生气,不够迷人;所以即使从长江三峡、贵州黄果树大瀑布游历归来后,心绪处在兴奋状态中而画兴大发,画家却寻求沉淀的时候,不急于表现。由艺术心理学来看,画家收集了客观之实景、实物之后,再重新加以熔铸、重组和创造,完全符合创作的规律。
锺木池不担心传统技法会变成“形式化的陷阱”,无论是鹿角蟹爪等画枝法,解索折带等皴石法,抑或浅绛青绿、写意泼墨的形式,他都将之融汇贯通,并视为创作的养份。他的山水常以丘壑和峰岭为主,水气氤氲的云雾为铺,运笔优雅,化繁为简,收放自如。锺氏作画没有预先做草稿的习惯,笔随意转,高山流水尽收纳于胸臆间,无论清逸、秀美或大气磅礴之韵致都能够随心所欲地构建出来。
在我国,从事水墨画创作的画家为数众多,但擅于表现这个题材者却寥寥无几,锺氏乃少数以传统山水研究为旨趣的杰出画家。今天,画家虽然已臻一定的高度,却对他的启蒙老师依然心存感恩之情。尚在吉隆坡尊孔中学就读时,他便立志当一名山水画家,承蒙曾经受业于山水画大师黄君壁门下的刘昆文老师的循循善诱,他走上艺术之途则无需迂回曲折。这一段师生关系让锺木池深感自豪,甚至因“师出有名”而引以为荣;他坚信任何有深度的艺术,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一点一滴积累而成。
锺木池一方面承继传统山水,也不忘加以反思和寻求变革,企望拓开一个传统与现代的缓冲区。画家深谙“笔墨当随时代”之道,自创了玻璃拓印的技法来创作现代水墨画;拓印的自然浑成有别于传统技法效果,水晕墨痕,色迹斑斑,具时代感的审美兴味源源不绝。惟近来画家的脚步却暂缓下来……也许是性格使然,或有感旧时山水依旧在,他安于把自己属于古人!
五年前的个展之后,锺木池几乎隐迹于“绿林”,不再热衷于参与艺坛活动,对于许多钦羡其山水绘画的艺术爱好者,不能不说是件遗憾的事。不过,锺氏并非一个离群索居的现代主义画家,这些日子以来他如常地穿梭于繁忙的街道上,为了水墨薪传忙忙碌碌。
尽管现实人生总是与心愿悖违,锺木池深信寻寻觅觅的“桃花源”,已在不远处!
原载《艺术走廊》第三期,吉隆坡:帝国文化出版社,2001
天地之间的万水千山,充满了生机和灵气,总是润发出一种撼动人心的魅力,在画家锺木池的心底里,艺术中的世界是驱除烦嚣、释解尘虑的好去处,山水画“……诱引我们进入清新脱俗、宁静安祥、不可言喻的美妙境界,更超越人间的喧闹和烟火气,忘掉自己,忘掉人世间一切的丑陋和卑鄙。” ──人的精神在此可以获得安息之所在。
“寻找桃花源”,不仅是一种寄托,更是激发画家创作的动因。透过山水抒情遣兴,借景言志,体现在画中的尽是自己向往的理想胜景。锺氏曾经在一幅作品落款时写下“有此青山绿水便好安居”的词句,语意浅显而清晰,反映了对桃花源式美好未来的憧憬。在创作札记中,他引了一首宋诗来寄寓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响往:
日落川更阔,烟生山欲浮;
舟中有闲地,载我得同游。
在水墨画的诸多题材中,山水向来被视为正宗,历代关于传统水墨的论述,论者费尽心思处,莫不在于山水画上著墨颇重。山水的艺术性可以作无穷的发现,郭熙的《山水训》里便有精妙的记述:“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所谓朝暮之变态不同也。”山水的创作固然离不开描水皴石的笔墨技法,抑或绘树设景的章法布局之上,但是画者切忌满足于形式上的呈现,而必须“穷其变化,得其统一”,以期把握山水的形相、气象等精神特性。
“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的哲学内涵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道家的‘物我两忘’的境界,两者都主张人和大自然浑然一体,尤其是表现在山水画中更为明显。”
驰骋于山水艺术的世界近三十年的锺氏,深知“造境”才是创作的关键性问题,即如何让个人的心境与自然造化相结合,并在画面上演化出一番天地,他说:“苍苍林木、潺潺流水变得可居可游可亲可近,这都是山水画的一个可贵的内涵……观者置身画中,凝视云端飞瀑,必有忘我之境。泛舟垂钓,日暮而归,鱼蔬薄酒,品茗讲古,将是人生乐事。”
锺氏擅于营造意境与酝酿主题,像《春江独钓》、《鹤飞泉清》、《云壑雷鸣》,等等,作品显露了诗情昂昂的人文气质。他以为依据实景描绘的山水了无生气,不够迷人;所以即使从长江三峡、贵州黄果树大瀑布游历归来后,心绪处在兴奋状态中而画兴大发,画家却寻求沉淀的时候,不急于表现。由艺术心理学来看,画家收集了客观之实景、实物之后,再重新加以熔铸、重组和创造,完全符合创作的规律。
锺木池不担心传统技法会变成“形式化的陷阱”,无论是鹿角蟹爪等画枝法,解索折带等皴石法,抑或浅绛青绿、写意泼墨的形式,他都将之融汇贯通,并视为创作的养份。他的山水常以丘壑和峰岭为主,水气氤氲的云雾为铺,运笔优雅,化繁为简,收放自如。锺氏作画没有预先做草稿的习惯,笔随意转,高山流水尽收纳于胸臆间,无论清逸、秀美或大气磅礴之韵致都能够随心所欲地构建出来。
在我国,从事水墨画创作的画家为数众多,但擅于表现这个题材者却寥寥无几,锺氏乃少数以传统山水研究为旨趣的杰出画家。今天,画家虽然已臻一定的高度,却对他的启蒙老师依然心存感恩之情。尚在吉隆坡尊孔中学就读时,他便立志当一名山水画家,承蒙曾经受业于山水画大师黄君壁门下的刘昆文老师的循循善诱,他走上艺术之途则无需迂回曲折。这一段师生关系让锺木池深感自豪,甚至因“师出有名”而引以为荣;他坚信任何有深度的艺术,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一点一滴积累而成。
锺木池一方面承继传统山水,也不忘加以反思和寻求变革,企望拓开一个传统与现代的缓冲区。画家深谙“笔墨当随时代”之道,自创了玻璃拓印的技法来创作现代水墨画;拓印的自然浑成有别于传统技法效果,水晕墨痕,色迹斑斑,具时代感的审美兴味源源不绝。惟近来画家的脚步却暂缓下来……也许是性格使然,或有感旧时山水依旧在,他安于把自己属于古人!
五年前的个展之后,锺木池几乎隐迹于“绿林”,不再热衷于参与艺坛活动,对于许多钦羡其山水绘画的艺术爱好者,不能不说是件遗憾的事。不过,锺氏并非一个离群索居的现代主义画家,这些日子以来他如常地穿梭于繁忙的街道上,为了水墨薪传忙忙碌碌。
尽管现实人生总是与心愿悖违,锺木池深信寻寻觅觅的“桃花源”,已在不远处!
原载《艺术走廊》第三期,吉隆坡:帝国文化出版社,200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