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锺木池(CHONG BUCK TEE)

心造云峰、心造梦土
文/蔡长璜

天地之间的万水千山,充满了生机和灵气,总是润发出一种撼动人心的魅力,在画家锺木池的心底里,艺术中的世界是驱除烦嚣、释解尘虑的好去处,山水画“……诱引我们进入清新脱俗、宁静安祥、不可言喻的美妙境界,更超越人间的喧闹和烟火气,忘掉自己,忘掉人世间一切的丑陋和卑鄙。” ──人的精神在此可以获得安息之所在。

“寻找桃花源”,不仅是一种寄托,更是激发画家创作的动因。透过山水抒情遣兴,借景言志,体现在画中的尽是自己向往的理想胜景。锺氏曾经在一幅作品落款时写下“有此青山绿水便好安居”的词句,语意浅显而清晰,反映了对桃花源式美好未来的憧憬。在创作札记中,他引了一首宋诗来寄寓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响往:

日落川更阔,烟生山欲浮;
舟中有闲地,载我得同游。


在水墨画的诸多题材中,山水向来被视为正宗,历代关于传统水墨的论述,论者费尽心思处,莫不在于山水画上著墨颇重。山水的艺术性可以作无穷的发现,郭熙的《山水训》里便有精妙的记述:“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所谓朝暮之变态不同也。”山水的创作固然离不开描水皴石的笔墨技法,抑或绘树设景的章法布局之上,但是画者切忌满足于形式上的呈现,而必须“穷其变化,得其统一”,以期把握山水的形相、气象等精神特性。

“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的哲学内涵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道家的‘物我两忘’的境界,两者都主张人和大自然浑然一体,尤其是表现在山水画中更为明显。”

驰骋于山水艺术的世界近三十年的锺氏,深知“造境”才是创作的关键性问题,即如何让个人的心境与自然造化相结合,并在画面上演化出一番天地,他说:“苍苍林木、潺潺流水变得可居可游可亲可近,这都是山水画的一个可贵的内涵……观者置身画中,凝视云端飞瀑,必有忘我之境。泛舟垂钓,日暮而归,鱼蔬薄酒,品茗讲古,将是人生乐事。”

锺氏擅于营造意境与酝酿主题,像《春江独钓》、《鹤飞泉清》、《云壑雷鸣》,等等,作品显露了诗情昂昂的人文气质。他以为依据实景描绘的山水了无生气,不够迷人;所以即使从长江三峡、贵州黄果树大瀑布游历归来后,心绪处在兴奋状态中而画兴大发,画家却寻求沉淀的时候,不急于表现。由艺术心理学来看,画家收集了客观之实景、实物之后,再重新加以熔铸、重组和创造,完全符合创作的规律。

锺木池不担心传统技法会变成“形式化的陷阱”,无论是鹿角蟹爪等画枝法,解索折带等皴石法,抑或浅绛青绿、写意泼墨的形式,他都将之融汇贯通,并视为创作的养份。他的山水常以丘壑和峰岭为主,水气氤氲的云雾为铺,运笔优雅,化繁为简,收放自如。锺氏作画没有预先做草稿的习惯,笔随意转,高山流水尽收纳于胸臆间,无论清逸、秀美或大气磅礴之韵致都能够随心所欲地构建出来。

在我国,从事水墨画创作的画家为数众多,但擅于表现这个题材者却寥寥无几,锺氏乃少数以传统山水研究为旨趣的杰出画家。今天,画家虽然已臻一定的高度,却对他的启蒙老师依然心存感恩之情。尚在吉隆坡尊孔中学就读时,他便立志当一名山水画家,承蒙曾经受业于山水画大师黄君壁门下的刘昆文老师的循循善诱,他走上艺术之途则无需迂回曲折。这一段师生关系让锺木池深感自豪,甚至因“师出有名”而引以为荣;他坚信任何有深度的艺术,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一点一滴积累而成。

锺木池一方面承继传统山水,也不忘加以反思和寻求变革,企望拓开一个传统与现代的缓冲区。画家深谙“笔墨当随时代”之道,自创了玻璃拓印的技法来创作现代水墨画;拓印的自然浑成有别于传统技法效果,水晕墨痕,色迹斑斑,具时代感的审美兴味源源不绝。惟近来画家的脚步却暂缓下来……也许是性格使然,或有感旧时山水依旧在,他安于把自己属于古人!

五年前的个展之后,锺木池几乎隐迹于“绿林”,不再热衷于参与艺坛活动,对于许多钦羡其山水绘画的艺术爱好者,不能不说是件遗憾的事。不过,锺氏并非一个离群索居的现代主义画家,这些日子以来他如常地穿梭于繁忙的街道上,为了水墨薪传忙忙碌碌。

尽管现实人生总是与心愿悖违,锺木池深信寻寻觅觅的“桃花源”,已在不远处!

原载《艺术走廊》第三期,吉隆坡:帝国文化出版社,2001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李清庸LEE CHENG YONG

李清庸 Lee Cheng Yong  Li Qing Yong ,( 1913-1974 )祖籍福建同安,画家,雕塑家,美术教师,艺术活动家 李清庸为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美术界的先锋人物。青年时既投入统筹艺术活动,参与组织艺术社团,亦在槟城钟灵中学服务 14 年,献身美术教育,不遗余力。他在一生之中仅办过两次个展,殁后遭到冷遇,声名未能远播,直至其三幅油画作品同时被搜罗在 1995 年于新加坡举行的“佳士得东南亚绘画”拍卖会中,遂使众多艺术收藏家和研究者另眼相看。翌年,槟城 The Art Gallery 特别策划举行“李清庸回顾展”,并推出一本记录翔实的作品选辑,显见其独步一时之艺术造诣,在创作者逝世 22 年后始能获得世俗的认同以及历史的礼赞。 李清庸在 1913 年 3 月 26 日诞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自幼热爱绘图,曾获水彩画家杨曼生启蒙。后赴中国深造,入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在留欧或留日的师长们教诲与督导之下,受过素描、绘画、雕塑、设计等基础训练;而彼时的上海,文化开放,显然较其它城市更易接触到外来美术新潮和理论新知,某种程度上对他往后的创作倾向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932 年,李清庸回到槟城,旋即在打石街阅书报社举行首次个人作品展;文献资料显示,他是仅次于黄花(黄森荣)之后于马来(西)亚举行个人作品展的本地画家。 1936 年初,槟城一群华人画家、诗人、书法家与摄影家联合发起一项展览会,年方 23 岁的李清庸深孚众望,连同杨曼生分别获推举为筹委会正副主席。这项由诗人管震民命名为“嘤嘤艺术展览会”的自发性活动,从 4 月 1 日至 3 日,一连三天假莲花河丽泽第五分校隆重举行,为槟城罕见的大型艺文活动;经李杨二人居中协调,远在新加坡的华人美术研究会也精选会员作品参与盛会。同年 6 月,李清庸则以“外埠会员”身份提交作品参加华人美术研究会首届会员作品展览。 大约从 1936 年至 1939 年期间,他身为“槟城华人画会”副会长,非常活跃于会员聚会、户外写生和常年美展,还参加了该会为赈济中国抗战救亡以及筹募“马来亚人民爱国基金”( Malayan Patriotic Fund )而主办的展览。 1952 年,李清庸又偕同骆清泉、杨曼生、郭若萍等 15 位艺术同道发起创办“槟城艺术协会”,翌年即获得社团注册局批准成立,众人通力合作,积极拓...

戴惠吉TAY HOOI KEAT

戴惠吉 Tay Hooi Keat Dai Hui Ji ,( 1910-1989 )生于 槟城,视觉艺术家,美术教育家,艺术活动家,牧师 笃信上帝的戴惠吉常对人说,其过人的描绘能力是与生俱有的,他不过是借此特长来抒发自己所感所思罢了!戴惠吉是第一位荣获教育部奖学金远赴英国深造的马来亚公民。在其逾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同时肩负两大任务:一、奠定与落实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系统化、建制化和普及化工作;二、以身作则地参与现代绘画观念的实践。在马来西亚视觉艺术的历史进程中,此种克难以及拓荒精神诚为可贵,值得吾人恭而敬之。 1910 年 4 月 8 日,戴惠吉诞生于槟城威省的高渊,在家中排行最小。其父亲为一名树胶园园主,希冀四名孩子都接受英文教育,便安排该幼子就读当地教会小学,然后再入乔治市大英义学。 1925 年,戴惠吉考获高级剑桥文凭,翌年入读三年制的马来亚联邦师范文凭课程,并于 1929 年成为一名合格教师,被教育部派往槟城一间英文小学执教。 1931 年,他考取美术教师专业文凭;同年, 21 岁的戴惠吉成家了,夫人陈玉谦( Tan Gek Kheam )亦为一名美术教师。 戴惠吉从小酷爱绘画,家人亦鼓励他往这个领域发展。迨至婚后,他才真正投入艺术的汪洋中,悠游自得,尤其当他邂逅了著名画家杨曼生,两人便经常结伴到处写生;他深受杨氏直截了当、大胆落笔的表现手法启发。 1936 年,林清渊律师领导成立“槟城华人画会”,副会长为杨曼生与李清庸,戴惠吉担任财政一职,同年,其画作在该会的常年美展中初试声啼。二战结束后的 1947 年 10 月杪,他的水彩和摄影作品又参与一项义展,获得媒体的关注。随后,戴惠吉假槟城图书馆推出其首次个人展,作品多数是以罗曼蒂克的情怀去捕捉大自然景色的水彩绘画。 从 1948 年至 1951 年期间,戴惠吉在伦敦坎伯威尔( Camberwell )艺术学院钻研艺术创作与教学方法,同时还旁及艺术史、美学、设计和工艺等科目。身为联邦奖学金得主的他,获得英国教育部颁予“国家设计文凭”( National Diploma in Design, N.D.D. ); 1952 年学成归来,旋即被委为槟城圣乔治女子学校美术老师。同年,戴惠吉还催生了“槟城美术教师理事会”,透过这个管道对同侪们进行非正规的训练,譬如组织户外写生,发起学习小组,并由他讲解有关...

MOELYONO LOAM

摩尔先生,图画老师 文/蔡长璜 终于,我和摩尔尢诺(Moelyono)先生碰面了!就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非那局艺术节”(Notthatbalai Art Festival 2007),这名印尼艺术家受邀到来主持一场研习营和两场讲座,旨在跟本地艺术社群分享其个人的创作历程,以及报告其从事了逾二十年的社区艺术教育工作。 对于他的才华与品格,还有献身社稷人民的事功,我一直都略有所闻;难得大好机会,尤其发自一种敬仰之意,我全程参加了相关的活动项目。于是乎,对这位以“图画老师”(Guru Nggambar)而名声广播、并且非常平易近人的“摩尔先生”(Pak Moel)的研究方法、知识结构、政治信念和改革议程等均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距今十七年前,在艺术学院最后一个学期时,我修读了几种偏重理论的科目,其中有一堂课叫做“第三世界美学”(Third World Aesthetic)。教我们的讲师选用了一篇关于摩尔尢诺如何在布伦本(Brumbum),即一个位于爪哇东海岸的小渔村,通过跟儿童们进行绘画劳动来催化觉醒意识的评论报导,作为课堂上诸多晦涩难懂的阅读/交流文本之一。 出乎意料之外,首次接触这种“问题导向的教育模式”(problem-posing model of education),不但让我印象深刻,而且,从此便一直影响着我的创作趋向和人生志向。 事情是这样的:很多画家喜爱描绘穷乡僻壤的景况,抑且热衷再现出社会下层民众的肖像,比方说,乞丐、劳工、原住民,等等;不过,一如观光客怀着猎奇心态去感受、去攫取异国的文化情调般没有两样,他/她们终究沦为一种创作素材,显然是画家──甚至是作品展出时的观众或收藏家──凝视的对象物。 就现代伦理学的概念来讲,这样的行为可谓是“缺德”的,然而却不被艺术家所看重。 摩尔尢诺亦曾陷入类似的迷思中而异常苦恼。在一九八零年代中期,他乃是一名以写实技法描绘民生问题的新生代画家,纵使这些作品因为精湛的表现形式而令人赞叹,他关心的现实情境和显示的生存状态依然如故。艺术家借题发挥,或许名利双收了,惟身在苦难中的人家还是过着粗衣粝食的生活。 “为什麽穷人不能将自己的困境画出来?”他开始怀疑,所以提了第一道问题。 另类教学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摩尔尢诺“闯进”布伦本。他翻山越岭,约莫经过两个小时、共五公里的脚程,方才抵达这个绝大多数村民都是靠渔业营生的聚落;村中的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