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面说林载春
文/蔡长璜
为什麽是从反面说林载春?我猜想大家看到以上的标题时自然会萌起这样的问题。更甚的是,另一个应运而生的可能反应是:那与之相对的,这位新加坡艺术家的本来面目呢?
有些艺术家老爱把正话反说──正言若反,反反正正、反正正反,到头来却把一些原本可感可知的东西搞得莫名其妙。──林氏则显得十分智巧,他寡言少语,偶尔谈笑自若,唯有在适当的时候跟适当的人说适当的话。任何人若想了解与他以及其创作实践攸关的事,大概只能从第三者的文字(或转述)中旁敲侧击,他本人有意无意、听之任之!
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他势必知道艺术世界乃是提供一种想像的活动空间,艺术作品试图显示的不外是一个可能世界,它俨如“活的交流物”,而不应该以创作者对他们的心理情感所作的摹写、诠释为依据,类似再现或者表现的视觉图语早已无法榫合后现代艺术美学的语境了。
林载春便有过相近的陈述,他说,我不希望大众诉诸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来赏观我的作品,即假定了这就是一件“艺术(品)”。
的而且确,一直以来,他的探索重心在于如何把握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空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整体,就像一名社会心理学家那样专注于研究人们的心理状况、认知模式乃至人们对空间的自然行为。很多时候,林氏的创意想像令人难以归类,尤其倾向于一种去物质化的隐性结构,犹似一种看不见的存在(有时还必须透过人们的讨论而“存在”),也不惊动人,活进活出,不会被锁死在诸如雕塑、装置、行为艺术的既定框架中。
若从意义生产的角度着眼,他的传播语法尽管使人非得对空间化、秩序化、传统化的艺术建制进行颠覆,然而却形如一种若即若离式的反叛,无法彻彻底底地与美学决裂。换个方式说,当自由的思想和具体的行动自相抵触时,或许唯一的价值便是目的,实践顿时成为艺术家的当然任务了。
林载春也许只是提出一项献议,例如:对展览手册上的图测进行更动,在现成的画廊空间添加一道自动门,抑或,从一公里外的射击场向画廊玻璃窗开一枪,等等等等,这些“艺术行动”好像表达了什麽(又好像没有表达什麽),大家似懂非懂,极可能视而不见;表面看来是无稽的,甚至是戏谑而琐碎的语言策略,实非一种常态下的审美态势(aesthetic gesture),以致任何解读都可能沦为错读,让人大摆乌龙!无论如何,场域的语境、展览的形式、谈判的对象、受众的反馈统统都被融纳在他的创作之中,构成其“虚形式”(virtual form)的组件。
“七月九日星期天,他进入政府大厦建筑;他把整个室内都喷满了信息激素。” ──这是林载春专为二〇〇六年首届新加坡双年展而展开的行动:《The Opposite is True #2》。
趁著其他艺术家还未动手装置作品之前,林氏率先为这座即将改成展览场地的大楼进行一次净化工程──这里绝不是老百姓愿意光临的地方,前身为最高法院,更早亦曾作为市政厅与总理署,当年李光耀便在此密会“马共全权代表”方壮壁。──他喷射了以“人情”、“人气”配制成的人体信息激素(human pheromones),冀图中和、且化解此间积存太久的罪戾、郁结和怨愤。
耐人寻味的是,大家瞥见的仅仅是一个圆形的告示牌(如前引),然而经其无言独化的“精神感召”却若虚若实地迷漫著整个建筑空间,无所不在!他的手段看似简单,思路与策略倒是诡谲得很。
有论者以为,林氏的创作计划大多在艺术体制内实现,惟一旦涉及庞大的公共权力机关时,其意愿则容易受挫,譬如像《Alteration #1》和《 Alteration #16》,这两个方案均在有关当局的反对下功亏一篑。前者乃是他参与一九九九年度 Nokia Singapore的构思,按照原定计划,他拟将竖立在大华银行大楼正前方、由达利(Salvador Dali)创制的《向牛顿致敬》雕像位移一公尺,银行管理层当时否决了这个建议;翌年,艺术家再度提出把该雕像原地向左转动十公分,惟双方经过多次互动交流,始终不得要领。
《Alteration #16》为林载春参加二〇〇四年十月二日第三届巴黎 “白夜”(Nuit Blanche)全天候艺术活动的提案;这一次,为了这个世界浪漫之都,他企图用诗意化的方式酝造一个奇观:“爱恋之雨”。
这项人造雨计划必须寻求气象学家、卫生组织等相关机构的支援和合作,以便在巴黎城中的上空选出适宜的低层冷云;尔后,飞机将在云层间撒播吸水性强的碘化银,使水气凝结成雨点落下,就在过程中间,一种含有催情作用、无毒性的有机信息激素也恰如其分地混和其中。依据他的初衷,这个城市经过充满蜜意浓情的雨丝浸染、洗涤后,大气里漫衍著大美大爱,一片生意盎然,群情昂昂,气象万千,巴黎如换了人间!
果然不同凡想。但就以上两个方案来看,我们会否认定艺术家的精神投向在在体现为一种权力的表现?
实际上,其作品存在著激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无论是个人的行为模式到集体的社会规范,比方说:我们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为何服从于某种规训?而我们用主观的执见来建构一种运作标准,又如何保证不会以偏概全呢?假使仅仅一个献议,一个微妙的更动,即可折射出大众心理的内在紧张与公共空间的权力生态,并且成功介入、体验、测量一个支配型社会体制的自由指标,那麽,对方越是拒绝想像超越,反而越能够凸显林载春内化了柔性的诗学低抗的艺术气质。
话讲回来,我们不难发觉他所传译的“艺术文本”,不管其交往的过程如何,不管其最后的结果如何,它们好比上文提及的“活的交流物”,都以被人传播的方式滋长衍生,以惑为解,无始无终……。
显然,不必从正面说林载春,新加坡七字辈艺术家的先锋人物舍他取谁!
【林载春简介】一九七二年诞生于新加坡,一九九七年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MIT)毕业。长期以来,他着力于考察、调制即有社会体制的关系与结构,叠合无形状态和建筑、浪漫氛围和管理等表面上矛盾的概念。艺术家透过一系列特殊情境的营造,或扮演一名催化者的身份,赋予变换、转化人们日常经验的精神动力。创作整整十年了,他的势头渐旺,来自国际策展人的邀约不断,由之频频远征诸国各地的大型艺术活动;而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不是拟将八十吨重的“鱼尾狮”石雕从原在地搬到威尼斯的创作计划了。
原载《VMAG》作者专栏“Arty-arty”,2007年1月号,吉隆坡:MEASAT Publications Sdn. Bhd.
文/蔡长璜
为什麽是从反面说林载春?我猜想大家看到以上的标题时自然会萌起这样的问题。更甚的是,另一个应运而生的可能反应是:那与之相对的,这位新加坡艺术家的本来面目呢?
有些艺术家老爱把正话反说──正言若反,反反正正、反正正反,到头来却把一些原本可感可知的东西搞得莫名其妙。──林氏则显得十分智巧,他寡言少语,偶尔谈笑自若,唯有在适当的时候跟适当的人说适当的话。任何人若想了解与他以及其创作实践攸关的事,大概只能从第三者的文字(或转述)中旁敲侧击,他本人有意无意、听之任之!
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他势必知道艺术世界乃是提供一种想像的活动空间,艺术作品试图显示的不外是一个可能世界,它俨如“活的交流物”,而不应该以创作者对他们的心理情感所作的摹写、诠释为依据,类似再现或者表现的视觉图语早已无法榫合后现代艺术美学的语境了。
林载春便有过相近的陈述,他说,我不希望大众诉诸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来赏观我的作品,即假定了这就是一件“艺术(品)”。
的而且确,一直以来,他的探索重心在于如何把握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空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整体,就像一名社会心理学家那样专注于研究人们的心理状况、认知模式乃至人们对空间的自然行为。很多时候,林氏的创意想像令人难以归类,尤其倾向于一种去物质化的隐性结构,犹似一种看不见的存在(有时还必须透过人们的讨论而“存在”),也不惊动人,活进活出,不会被锁死在诸如雕塑、装置、行为艺术的既定框架中。
若从意义生产的角度着眼,他的传播语法尽管使人非得对空间化、秩序化、传统化的艺术建制进行颠覆,然而却形如一种若即若离式的反叛,无法彻彻底底地与美学决裂。换个方式说,当自由的思想和具体的行动自相抵触时,或许唯一的价值便是目的,实践顿时成为艺术家的当然任务了。
林载春也许只是提出一项献议,例如:对展览手册上的图测进行更动,在现成的画廊空间添加一道自动门,抑或,从一公里外的射击场向画廊玻璃窗开一枪,等等等等,这些“艺术行动”好像表达了什麽(又好像没有表达什麽),大家似懂非懂,极可能视而不见;表面看来是无稽的,甚至是戏谑而琐碎的语言策略,实非一种常态下的审美态势(aesthetic gesture),以致任何解读都可能沦为错读,让人大摆乌龙!无论如何,场域的语境、展览的形式、谈判的对象、受众的反馈统统都被融纳在他的创作之中,构成其“虚形式”(virtual form)的组件。
“七月九日星期天,他进入政府大厦建筑;他把整个室内都喷满了信息激素。” ──这是林载春专为二〇〇六年首届新加坡双年展而展开的行动:《The Opposite is True #2》。
趁著其他艺术家还未动手装置作品之前,林氏率先为这座即将改成展览场地的大楼进行一次净化工程──这里绝不是老百姓愿意光临的地方,前身为最高法院,更早亦曾作为市政厅与总理署,当年李光耀便在此密会“马共全权代表”方壮壁。──他喷射了以“人情”、“人气”配制成的人体信息激素(human pheromones),冀图中和、且化解此间积存太久的罪戾、郁结和怨愤。
耐人寻味的是,大家瞥见的仅仅是一个圆形的告示牌(如前引),然而经其无言独化的“精神感召”却若虚若实地迷漫著整个建筑空间,无所不在!他的手段看似简单,思路与策略倒是诡谲得很。
有论者以为,林氏的创作计划大多在艺术体制内实现,惟一旦涉及庞大的公共权力机关时,其意愿则容易受挫,譬如像《Alteration #1》和《 Alteration #16》,这两个方案均在有关当局的反对下功亏一篑。前者乃是他参与一九九九年度 Nokia Singapore的构思,按照原定计划,他拟将竖立在大华银行大楼正前方、由达利(Salvador Dali)创制的《向牛顿致敬》雕像位移一公尺,银行管理层当时否决了这个建议;翌年,艺术家再度提出把该雕像原地向左转动十公分,惟双方经过多次互动交流,始终不得要领。
《Alteration #16》为林载春参加二〇〇四年十月二日第三届巴黎 “白夜”(Nuit Blanche)全天候艺术活动的提案;这一次,为了这个世界浪漫之都,他企图用诗意化的方式酝造一个奇观:“爱恋之雨”。
这项人造雨计划必须寻求气象学家、卫生组织等相关机构的支援和合作,以便在巴黎城中的上空选出适宜的低层冷云;尔后,飞机将在云层间撒播吸水性强的碘化银,使水气凝结成雨点落下,就在过程中间,一种含有催情作用、无毒性的有机信息激素也恰如其分地混和其中。依据他的初衷,这个城市经过充满蜜意浓情的雨丝浸染、洗涤后,大气里漫衍著大美大爱,一片生意盎然,群情昂昂,气象万千,巴黎如换了人间!
果然不同凡想。但就以上两个方案来看,我们会否认定艺术家的精神投向在在体现为一种权力的表现?
实际上,其作品存在著激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无论是个人的行为模式到集体的社会规范,比方说:我们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为何服从于某种规训?而我们用主观的执见来建构一种运作标准,又如何保证不会以偏概全呢?假使仅仅一个献议,一个微妙的更动,即可折射出大众心理的内在紧张与公共空间的权力生态,并且成功介入、体验、测量一个支配型社会体制的自由指标,那麽,对方越是拒绝想像超越,反而越能够凸显林载春内化了柔性的诗学低抗的艺术气质。
话讲回来,我们不难发觉他所传译的“艺术文本”,不管其交往的过程如何,不管其最后的结果如何,它们好比上文提及的“活的交流物”,都以被人传播的方式滋长衍生,以惑为解,无始无终……。
显然,不必从正面说林载春,新加坡七字辈艺术家的先锋人物舍他取谁!
【林载春简介】一九七二年诞生于新加坡,一九九七年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MIT)毕业。长期以来,他着力于考察、调制即有社会体制的关系与结构,叠合无形状态和建筑、浪漫氛围和管理等表面上矛盾的概念。艺术家透过一系列特殊情境的营造,或扮演一名催化者的身份,赋予变换、转化人们日常经验的精神动力。创作整整十年了,他的势头渐旺,来自国际策展人的邀约不断,由之频频远征诸国各地的大型艺术活动;而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不是拟将八十吨重的“鱼尾狮”石雕从原在地搬到威尼斯的创作计划了。
原载《VMAG》作者专栏“Arty-arty”,2007年1月号,吉隆坡:MEASAT Publications Sdn. Bh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