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陈东(TAN TONG)

谜样气质、谜样人物
文/蔡长璜

常爱自诩为“The Great Artist”(伟大画家)的画家陈东,说起话来总是带着训诫、教诲式的语气,再加以语速缓慢、语意不清,跟他有打过交道的后辈,几乎都按耐不住;可他的识见却一语中的,不偏亦不倚,开窍了许多在艺术道路上闯荡的迷途者、彷徨者。

“我不敢说自己对西方美术史有非常深入的理解,惟其他人只得四十五分时,我大概有五十五分吧!哈哈!”这是陈氏一贯的说话方式,对自己的信心爆棚,极端至近乎容不下他人存在的孤独情态。

然而,创作是痛苦的,艺术家一生只能够完成一件事……陈东说。画家皱着眉头的容貌仿佛囤积了太多的倦态,以及岁月催人的老态,不消片刻,又沉溺于波特莱尔(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式的“巴黎的忧郁”中──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个旅行者对伏在他们背上和吊在他们脖子上的凶恶野兽表示愤怒,相反,他们似乎都认为这怪物是自己的一部分。这些疲惫而严肃的面孔,没有一张表现出绝望的神情……他们行走着,脚步陷入尘土中,脸上呈现着无可奈何的、注定要永远希望下去的神情。”

艺术创作不就是让画家驼了身的“怪物”吗?这段旅程的终点仍是一个未知数,他却毫无停顿或放弃的迹象,依样通宵达旦在作画、修饰,务求尽善尽美。这一切,尽显了陈东对待艺术真淳、诚挚的赤子之心。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陈东获法国政府奖学金(ENSBA),考进巴黎高等国立艺术学院(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es Beaux Arts, Paris),获颁造型艺术高级文凭,为我国少数真正拥此学历的“留法画家”之一。

“青年时期,我的第一志愿是当画家,要追求艺术却将巴黎置之度外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好比一名虔诚的穆斯林一生中必到麦加朝圣一样……有机会到巴黎深造终于实现了梦想,它是新观念与创造力的中心,亦是经典和启蒙的聚合地。”

画家旅居于“艺术之都”十一年,自觉对巴黎了解至深,寄托于它的感情亦最多:“世代以来,人们一致赞誉巴黎为地表上一个最美丽的大都会,许多作家和画家纷纷来此寻找自由的创意空间。无论是春、夏、秋、冬,两个邂逅于此的陌生人都会有堕入爱河、共谱恋曲的可能。我在此渡过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教人念念不忘,犹似我的精神上、伦理上及文化上的梦土。”

一九七五年,陈东由法国巴黎学艺归来后,任职于艺术学院,基本生活有了着落,创作方向渐趋稳定。这个时期的“阴阳动系列”水墨创作,集中于“东方意念”的探讨,画家善用竖式构图或多联屏的形式作为“融汇”东西方艺术美学的探索。偌大的画面常留下大片空白,仅在上下、左右,或斜对角处绘制男女交欢图,线条精致柔美,再以图式符号和墨迹隐去部分主题,含蓄中别有一番寓意,神气相注,玩味无尽。

画家于二十年后重游了巴黎,时过境迁,但旧情依然绵绵,尤其是参观了藏品充实的毕卡索美术馆,陈氏不由自主地慑服于毕氏的绝世创造里……同年亦游历了北京,又深受广袤博大的中华文化所冲击和感召。处于这种不同审美价值相互胶着的心理状态下,陈东开始创作了一系列油画作品,糅合了现代艺术的构成原理和具有鲜明东方情趣的元素符号,像:紫禁城城门、玉器、甲骨文、青铜器纹饰,等等,这些色彩明艳的画作,营造出异常淳厚及幽深的视觉动力,意境简约而隽永。

东方美学中力量内蕴、静中生动的“气”,有贯通天下万物的特性,画家乐此不疲:“‘气’是生命体生成演化变动的源起和动力……华尔兹舞蹈者的姿势和步伐,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忽急忽缓,穿插往来之间,似乎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舞蹈者根据身体运动的节奏,手舞足蹈,运行的就是灌注于全身的生命元气。”

他将波依斯(Joseph Beuys)的话转绎成“Dreaming is a form”(梦想是一种有形体),创作便是把观念或想象通过实践化成现实的行为,画是醒时梦。陈东的构成向以《易经》为本,观者只见其布局条理分明,而他偏偏追求“不完美中的完美”的法则。对他而言,艺术并不意味着浑沦或晦涩,它是可以经验、理解和享受的、凡是愿意学习的人都可以明白的事。

去年,从服务二十多年的艺术学院卸下教职,陈东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的坚持以及非常审慎和专一的创作态度,为我国艺坛树立了一个学习的典范!

原载《艺术走廊》第三期,吉隆坡:帝国文化出版社,2001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李清庸LEE CHENG YONG

李清庸 Lee Cheng Yong  Li Qing Yong ,( 1913-1974 )祖籍福建同安,画家,雕塑家,美术教师,艺术活动家 李清庸为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美术界的先锋人物。青年时既投入统筹艺术活动,参与组织艺术社团,亦在槟城钟灵中学服务 14 年,献身美术教育,不遗余力。他在一生之中仅办过两次个展,殁后遭到冷遇,声名未能远播,直至其三幅油画作品同时被搜罗在 1995 年于新加坡举行的“佳士得东南亚绘画”拍卖会中,遂使众多艺术收藏家和研究者另眼相看。翌年,槟城 The Art Gallery 特别策划举行“李清庸回顾展”,并推出一本记录翔实的作品选辑,显见其独步一时之艺术造诣,在创作者逝世 22 年后始能获得世俗的认同以及历史的礼赞。 李清庸在 1913 年 3 月 26 日诞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自幼热爱绘图,曾获水彩画家杨曼生启蒙。后赴中国深造,入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在留欧或留日的师长们教诲与督导之下,受过素描、绘画、雕塑、设计等基础训练;而彼时的上海,文化开放,显然较其它城市更易接触到外来美术新潮和理论新知,某种程度上对他往后的创作倾向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932 年,李清庸回到槟城,旋即在打石街阅书报社举行首次个人作品展;文献资料显示,他是仅次于黄花(黄森荣)之后于马来(西)亚举行个人作品展的本地画家。 1936 年初,槟城一群华人画家、诗人、书法家与摄影家联合发起一项展览会,年方 23 岁的李清庸深孚众望,连同杨曼生分别获推举为筹委会正副主席。这项由诗人管震民命名为“嘤嘤艺术展览会”的自发性活动,从 4 月 1 日至 3 日,一连三天假莲花河丽泽第五分校隆重举行,为槟城罕见的大型艺文活动;经李杨二人居中协调,远在新加坡的华人美术研究会也精选会员作品参与盛会。同年 6 月,李清庸则以“外埠会员”身份提交作品参加华人美术研究会首届会员作品展览。 大约从 1936 年至 1939 年期间,他身为“槟城华人画会”副会长,非常活跃于会员聚会、户外写生和常年美展,还参加了该会为赈济中国抗战救亡以及筹募“马来亚人民爱国基金”( Malayan Patriotic Fund )而主办的展览。 1952 年,李清庸又偕同骆清泉、杨曼生、郭若萍等 15 位艺术同道发起创办“槟城艺术协会”,翌年即获得社团注册局批准成立,众人通力合作,积极拓...

戴惠吉TAY HOOI KEAT

戴惠吉 Tay Hooi Keat Dai Hui Ji ,( 1910-1989 )生于 槟城,视觉艺术家,美术教育家,艺术活动家,牧师 笃信上帝的戴惠吉常对人说,其过人的描绘能力是与生俱有的,他不过是借此特长来抒发自己所感所思罢了!戴惠吉是第一位荣获教育部奖学金远赴英国深造的马来亚公民。在其逾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同时肩负两大任务:一、奠定与落实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系统化、建制化和普及化工作;二、以身作则地参与现代绘画观念的实践。在马来西亚视觉艺术的历史进程中,此种克难以及拓荒精神诚为可贵,值得吾人恭而敬之。 1910 年 4 月 8 日,戴惠吉诞生于槟城威省的高渊,在家中排行最小。其父亲为一名树胶园园主,希冀四名孩子都接受英文教育,便安排该幼子就读当地教会小学,然后再入乔治市大英义学。 1925 年,戴惠吉考获高级剑桥文凭,翌年入读三年制的马来亚联邦师范文凭课程,并于 1929 年成为一名合格教师,被教育部派往槟城一间英文小学执教。 1931 年,他考取美术教师专业文凭;同年, 21 岁的戴惠吉成家了,夫人陈玉谦( Tan Gek Kheam )亦为一名美术教师。 戴惠吉从小酷爱绘画,家人亦鼓励他往这个领域发展。迨至婚后,他才真正投入艺术的汪洋中,悠游自得,尤其当他邂逅了著名画家杨曼生,两人便经常结伴到处写生;他深受杨氏直截了当、大胆落笔的表现手法启发。 1936 年,林清渊律师领导成立“槟城华人画会”,副会长为杨曼生与李清庸,戴惠吉担任财政一职,同年,其画作在该会的常年美展中初试声啼。二战结束后的 1947 年 10 月杪,他的水彩和摄影作品又参与一项义展,获得媒体的关注。随后,戴惠吉假槟城图书馆推出其首次个人展,作品多数是以罗曼蒂克的情怀去捕捉大自然景色的水彩绘画。 从 1948 年至 1951 年期间,戴惠吉在伦敦坎伯威尔( Camberwell )艺术学院钻研艺术创作与教学方法,同时还旁及艺术史、美学、设计和工艺等科目。身为联邦奖学金得主的他,获得英国教育部颁予“国家设计文凭”( National Diploma in Design, N.D.D. ); 1952 年学成归来,旋即被委为槟城圣乔治女子学校美术老师。同年,戴惠吉还催生了“槟城美术教师理事会”,透过这个管道对同侪们进行非正规的训练,譬如组织户外写生,发起学习小组,并由他讲解有关...

MOELYONO LOAM

摩尔先生,图画老师 文/蔡长璜 终于,我和摩尔尢诺(Moelyono)先生碰面了!就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非那局艺术节”(Notthatbalai Art Festival 2007),这名印尼艺术家受邀到来主持一场研习营和两场讲座,旨在跟本地艺术社群分享其个人的创作历程,以及报告其从事了逾二十年的社区艺术教育工作。 对于他的才华与品格,还有献身社稷人民的事功,我一直都略有所闻;难得大好机会,尤其发自一种敬仰之意,我全程参加了相关的活动项目。于是乎,对这位以“图画老师”(Guru Nggambar)而名声广播、并且非常平易近人的“摩尔先生”(Pak Moel)的研究方法、知识结构、政治信念和改革议程等均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距今十七年前,在艺术学院最后一个学期时,我修读了几种偏重理论的科目,其中有一堂课叫做“第三世界美学”(Third World Aesthetic)。教我们的讲师选用了一篇关于摩尔尢诺如何在布伦本(Brumbum),即一个位于爪哇东海岸的小渔村,通过跟儿童们进行绘画劳动来催化觉醒意识的评论报导,作为课堂上诸多晦涩难懂的阅读/交流文本之一。 出乎意料之外,首次接触这种“问题导向的教育模式”(problem-posing model of education),不但让我印象深刻,而且,从此便一直影响着我的创作趋向和人生志向。 事情是这样的:很多画家喜爱描绘穷乡僻壤的景况,抑且热衷再现出社会下层民众的肖像,比方说,乞丐、劳工、原住民,等等;不过,一如观光客怀着猎奇心态去感受、去攫取异国的文化情调般没有两样,他/她们终究沦为一种创作素材,显然是画家──甚至是作品展出时的观众或收藏家──凝视的对象物。 就现代伦理学的概念来讲,这样的行为可谓是“缺德”的,然而却不被艺术家所看重。 摩尔尢诺亦曾陷入类似的迷思中而异常苦恼。在一九八零年代中期,他乃是一名以写实技法描绘民生问题的新生代画家,纵使这些作品因为精湛的表现形式而令人赞叹,他关心的现实情境和显示的生存状态依然如故。艺术家借题发挥,或许名利双收了,惟身在苦难中的人家还是过着粗衣粝食的生活。 “为什麽穷人不能将自己的困境画出来?”他开始怀疑,所以提了第一道问题。 另类教学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摩尔尢诺“闯进”布伦本。他翻山越岭,约莫经过两个小时、共五公里的脚程,方才抵达这个绝大多数村民都是靠渔业营生的聚落;村中的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