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陈湛仁(JOSEPH TAN)


荡在虚旷中游目骋怀
文/蔡长璜


当我在已故画家陈湛仁(Joseph Tan Chan Jin)的“风景画”中游赏时,下意识里反复地推敲著John Berger的一句话:所有以观察自然为出发点的艺术创作,最终都免不了会改变观看自然的态度。艺术若非更加确定已经建立的观看自然的方式,就是提供一个新方式来看待自然。

然而,即便是一名艺术家因为观看、观察、观照而显现出凝注力不一的落差,总的来说,这些行为意识均转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古代中国山水画论所冀望的理想视域:登临俯瞰,这样的一个高度令到自然的形相愈显幽深和曲折。创作者尤要能凌驾于客观摹写之上,重新提炼、熔铸和创造出一个更大更广的有情天地,不但如此,画家与自然务求两情相洽,以臻天人相契之境界。

二月杪,国家画廊推出一项回顾展:“Joseph Tan/His Art: 1961-2001”,由著名艺术史家萨巴帕迪(T.K. Sabapathy)担任特约策展人。经其专业规划,现场按主题、年代分成数个展区,其中要数“风景画”(1971-2001)的质量最强,展品包括了“绘画系列”(Painting Series)、“龙运系列”(Dungun Series)与“构成系列”(Formation Series)等巨构,以及大大小小的画稿和习作。

这些以自然景观作为观察对象的压克利绘画,实则承袭、延展自现代主义的创造逻辑和审美规律。从形式到内容,他一早便摈弃了西方风景画的传统,没有一板一眼地再现眼睛所见的景象──尤其消解了那条同画家视线齐平,同时也暗示著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地平线(horizon),──纵使画中焦点涣散、时空交叠,作者意向却自由随动。依他所说:

“艺术家早已改变了想法,他们不再制作含有叙事性内容的作品。艺术家当下更加专注于与概念和形式攸关的思考了。”(Artists have changed their thinking and no longer produce works with narrative content. Artist are now more concerned with thinking about concepts and forms.)

迨不惑之年,画家向东方思维过渡,在意蕴丰富的山水话语中寻索造境之道,作品“显映出悠远旷达的空间感与深邃无限的宇宙感的含意”。阅读这些视觉文本,我们相信陈氏明了:最高的画境,不仅仅可行可观可游可居,它亦不失为一个“可以安顿人生”的精神归宿!

陈湛仁(1941-2001)生于槟城,早年留学澳洲,一九七〇年获Fulbright Hayes Scholarship赴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研习当代艺术,考取硕士学位。曾任玛拉工艺学院(ITM,现为UITM)高级讲师、国家画廊代总监、国家画廊信托局董事和南洋画廊总经理,大半生在艺术教育、艺术管理等领域献力。

向著风景画展区四顾,尽管不无好作品,个人却对《麝香草之丘》(Hill of Thyme)另眼相看。相对于那些三、四联拼的大画,像《龙运的记忆》(Memories of Dungun)、《兴楼云冰的献礼》(Gifts of Endau Rompin)与《No Beginning to The Fourth Dimension》等,此作画面空间较小,美学态势(aesthetic gestures)固然偏向轻和静,其形色表现则淋漓酣畅极了。

《麝香草之丘》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创作者成功把艺术对象和媒介形式包容在一个自觉的视野之中,任由接受者荡在虚旷中游目骋怀。它由三个画面组成,我们看画时,风景仿佛穿透了窗户才映入眼廉,大有拟造连续时空、隔而不离的审美逸趣。上天蔚蓝,色调由浓转淡……视觉的著力点扩散到石壁和草木相互掩映的峰峦上。画家随皴随染以积成山岳面貌,然后像晕了一层透明薄彩将之淹润,自然万象浑化其中,显得苍翠、剔透!

有论者指出:毋庸置疑的,陈氏寄居龙运的教学岁月里,想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海岩景观进行了精确入微的体悟,情感共鸣,乃至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射到自然之中。此言若虚若实,大概就画家本人生前的忆述中可一探究竟,且听他吧──

“日复一日,我看见水的颜色因气候的变异而改变了滩岸。当暴风雨来袭时,沙泥倏地(就像一个)黄色物体般在大气中翻滚起来。水色不同了,海岸线变了,岩石也被侵蚀。眼下的情势非常可怕,我倒是自得其乐。这一刻还打雷闪电大雨滂沱,下一刻复归平静了。”(Day in and day out, I saw the colour of water change on the beach, with the changing of climate. When the storm came, the sand was churned out [as a] yellow thing in the air. The water changes, the coastline changes, the rocks erode. Watching these, it’s very frightening but very satisfying. There is thunder storm and rain and the next moment a calm.)

参考书目
John Berger著;刘惠嫒译:《影像的阅读》(About Looking),台北:远流,2002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再版)


作品资料
题目:麝香草之丘(Hill of Thyme)
媒材:纸本压克利彩
年代:1984年
尺寸:71cm X 153cm
收藏:马来西亚国家画廊


原文未曾发表;译文收入“Between Generation: 50 Years Across Modern Art in Malaysia”展览画册,马来亚大学、槟城理科大学及VWFA画廊联合出版,2007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李清庸LEE CHENG YONG

李清庸 Lee Cheng Yong  Li Qing Yong ,( 1913-1974 )祖籍福建同安,画家,雕塑家,美术教师,艺术活动家 李清庸为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美术界的先锋人物。青年时既投入统筹艺术活动,参与组织艺术社团,亦在槟城钟灵中学服务 14 年,献身美术教育,不遗余力。他在一生之中仅办过两次个展,殁后遭到冷遇,声名未能远播,直至其三幅油画作品同时被搜罗在 1995 年于新加坡举行的“佳士得东南亚绘画”拍卖会中,遂使众多艺术收藏家和研究者另眼相看。翌年,槟城 The Art Gallery 特别策划举行“李清庸回顾展”,并推出一本记录翔实的作品选辑,显见其独步一时之艺术造诣,在创作者逝世 22 年后始能获得世俗的认同以及历史的礼赞。 李清庸在 1913 年 3 月 26 日诞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自幼热爱绘图,曾获水彩画家杨曼生启蒙。后赴中国深造,入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在留欧或留日的师长们教诲与督导之下,受过素描、绘画、雕塑、设计等基础训练;而彼时的上海,文化开放,显然较其它城市更易接触到外来美术新潮和理论新知,某种程度上对他往后的创作倾向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932 年,李清庸回到槟城,旋即在打石街阅书报社举行首次个人作品展;文献资料显示,他是仅次于黄花(黄森荣)之后于马来(西)亚举行个人作品展的本地画家。 1936 年初,槟城一群华人画家、诗人、书法家与摄影家联合发起一项展览会,年方 23 岁的李清庸深孚众望,连同杨曼生分别获推举为筹委会正副主席。这项由诗人管震民命名为“嘤嘤艺术展览会”的自发性活动,从 4 月 1 日至 3 日,一连三天假莲花河丽泽第五分校隆重举行,为槟城罕见的大型艺文活动;经李杨二人居中协调,远在新加坡的华人美术研究会也精选会员作品参与盛会。同年 6 月,李清庸则以“外埠会员”身份提交作品参加华人美术研究会首届会员作品展览。 大约从 1936 年至 1939 年期间,他身为“槟城华人画会”副会长,非常活跃于会员聚会、户外写生和常年美展,还参加了该会为赈济中国抗战救亡以及筹募“马来亚人民爱国基金”( Malayan Patriotic Fund )而主办的展览。 1952 年,李清庸又偕同骆清泉、杨曼生、郭若萍等 15 位艺术同道发起创办“槟城艺术协会”,翌年即获得社团注册局批准成立,众人通力合作,积极拓...

戴惠吉TAY HOOI KEAT

戴惠吉 Tay Hooi Keat Dai Hui Ji ,( 1910-1989 )生于 槟城,视觉艺术家,美术教育家,艺术活动家,牧师 笃信上帝的戴惠吉常对人说,其过人的描绘能力是与生俱有的,他不过是借此特长来抒发自己所感所思罢了!戴惠吉是第一位荣获教育部奖学金远赴英国深造的马来亚公民。在其逾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同时肩负两大任务:一、奠定与落实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系统化、建制化和普及化工作;二、以身作则地参与现代绘画观念的实践。在马来西亚视觉艺术的历史进程中,此种克难以及拓荒精神诚为可贵,值得吾人恭而敬之。 1910 年 4 月 8 日,戴惠吉诞生于槟城威省的高渊,在家中排行最小。其父亲为一名树胶园园主,希冀四名孩子都接受英文教育,便安排该幼子就读当地教会小学,然后再入乔治市大英义学。 1925 年,戴惠吉考获高级剑桥文凭,翌年入读三年制的马来亚联邦师范文凭课程,并于 1929 年成为一名合格教师,被教育部派往槟城一间英文小学执教。 1931 年,他考取美术教师专业文凭;同年, 21 岁的戴惠吉成家了,夫人陈玉谦( Tan Gek Kheam )亦为一名美术教师。 戴惠吉从小酷爱绘画,家人亦鼓励他往这个领域发展。迨至婚后,他才真正投入艺术的汪洋中,悠游自得,尤其当他邂逅了著名画家杨曼生,两人便经常结伴到处写生;他深受杨氏直截了当、大胆落笔的表现手法启发。 1936 年,林清渊律师领导成立“槟城华人画会”,副会长为杨曼生与李清庸,戴惠吉担任财政一职,同年,其画作在该会的常年美展中初试声啼。二战结束后的 1947 年 10 月杪,他的水彩和摄影作品又参与一项义展,获得媒体的关注。随后,戴惠吉假槟城图书馆推出其首次个人展,作品多数是以罗曼蒂克的情怀去捕捉大自然景色的水彩绘画。 从 1948 年至 1951 年期间,戴惠吉在伦敦坎伯威尔( Camberwell )艺术学院钻研艺术创作与教学方法,同时还旁及艺术史、美学、设计和工艺等科目。身为联邦奖学金得主的他,获得英国教育部颁予“国家设计文凭”( National Diploma in Design, N.D.D. ); 1952 年学成归来,旋即被委为槟城圣乔治女子学校美术老师。同年,戴惠吉还催生了“槟城美术教师理事会”,透过这个管道对同侪们进行非正规的训练,譬如组织户外写生,发起学习小组,并由他讲解有关...

MOELYONO LOAM

摩尔先生,图画老师 文/蔡长璜 终于,我和摩尔尢诺(Moelyono)先生碰面了!就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非那局艺术节”(Notthatbalai Art Festival 2007),这名印尼艺术家受邀到来主持一场研习营和两场讲座,旨在跟本地艺术社群分享其个人的创作历程,以及报告其从事了逾二十年的社区艺术教育工作。 对于他的才华与品格,还有献身社稷人民的事功,我一直都略有所闻;难得大好机会,尤其发自一种敬仰之意,我全程参加了相关的活动项目。于是乎,对这位以“图画老师”(Guru Nggambar)而名声广播、并且非常平易近人的“摩尔先生”(Pak Moel)的研究方法、知识结构、政治信念和改革议程等均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距今十七年前,在艺术学院最后一个学期时,我修读了几种偏重理论的科目,其中有一堂课叫做“第三世界美学”(Third World Aesthetic)。教我们的讲师选用了一篇关于摩尔尢诺如何在布伦本(Brumbum),即一个位于爪哇东海岸的小渔村,通过跟儿童们进行绘画劳动来催化觉醒意识的评论报导,作为课堂上诸多晦涩难懂的阅读/交流文本之一。 出乎意料之外,首次接触这种“问题导向的教育模式”(problem-posing model of education),不但让我印象深刻,而且,从此便一直影响着我的创作趋向和人生志向。 事情是这样的:很多画家喜爱描绘穷乡僻壤的景况,抑且热衷再现出社会下层民众的肖像,比方说,乞丐、劳工、原住民,等等;不过,一如观光客怀着猎奇心态去感受、去攫取异国的文化情调般没有两样,他/她们终究沦为一种创作素材,显然是画家──甚至是作品展出时的观众或收藏家──凝视的对象物。 就现代伦理学的概念来讲,这样的行为可谓是“缺德”的,然而却不被艺术家所看重。 摩尔尢诺亦曾陷入类似的迷思中而异常苦恼。在一九八零年代中期,他乃是一名以写实技法描绘民生问题的新生代画家,纵使这些作品因为精湛的表现形式而令人赞叹,他关心的现实情境和显示的生存状态依然如故。艺术家借题发挥,或许名利双收了,惟身在苦难中的人家还是过着粗衣粝食的生活。 “为什麽穷人不能将自己的困境画出来?”他开始怀疑,所以提了第一道问题。 另类教学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摩尔尢诺“闯进”布伦本。他翻山越岭,约莫经过两个小时、共五公里的脚程,方才抵达这个绝大多数村民都是靠渔业营生的聚落;村中的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