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在虚旷中游目骋怀
文/蔡长璜
当我在已故画家陈湛仁(Joseph Tan Chan Jin)的“风景画”中游赏时,下意识里反复地推敲著John Berger的一句话:所有以观察自然为出发点的艺术创作,最终都免不了会改变观看自然的态度。艺术若非更加确定已经建立的观看自然的方式,就是提供一个新方式来看待自然。
然而,即便是一名艺术家因为观看、观察、观照而显现出凝注力不一的落差,总的来说,这些行为意识均转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古代中国山水画论所冀望的理想视域:登临俯瞰,这样的一个高度令到自然的形相愈显幽深和曲折。创作者尤要能凌驾于客观摹写之上,重新提炼、熔铸和创造出一个更大更广的有情天地,不但如此,画家与自然务求两情相洽,以臻天人相契之境界。
二月杪,国家画廊推出一项回顾展:“Joseph Tan/His Art: 1961-2001”,由著名艺术史家萨巴帕迪(T.K. Sabapathy)担任特约策展人。经其专业规划,现场按主题、年代分成数个展区,其中要数“风景画”(1971-2001)的质量最强,展品包括了“绘画系列”(Painting Series)、“龙运系列”(Dungun Series)与“构成系列”(Formation Series)等巨构,以及大大小小的画稿和习作。
这些以自然景观作为观察对象的压克利绘画,实则承袭、延展自现代主义的创造逻辑和审美规律。从形式到内容,他一早便摈弃了西方风景画的传统,没有一板一眼地再现眼睛所见的景象──尤其消解了那条同画家视线齐平,同时也暗示著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地平线(horizon),──纵使画中焦点涣散、时空交叠,作者意向却自由随动。依他所说:
“艺术家早已改变了想法,他们不再制作含有叙事性内容的作品。艺术家当下更加专注于与概念和形式攸关的思考了。”(Artists have changed their thinking and no longer produce works with narrative content. Artist are now more concerned with thinking about concepts and forms.)
迨不惑之年,画家向东方思维过渡,在意蕴丰富的山水话语中寻索造境之道,作品“显映出悠远旷达的空间感与深邃无限的宇宙感的含意”。阅读这些视觉文本,我们相信陈氏明了:最高的画境,不仅仅可行可观可游可居,它亦不失为一个“可以安顿人生”的精神归宿!
陈湛仁(1941-2001)生于槟城,早年留学澳洲,一九七〇年获Fulbright Hayes Scholarship赴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研习当代艺术,考取硕士学位。曾任玛拉工艺学院(ITM,现为UITM)高级讲师、国家画廊代总监、国家画廊信托局董事和南洋画廊总经理,大半生在艺术教育、艺术管理等领域献力。
向著风景画展区四顾,尽管不无好作品,个人却对《麝香草之丘》(Hill of Thyme)另眼相看。相对于那些三、四联拼的大画,像《龙运的记忆》(Memories of Dungun)、《兴楼云冰的献礼》(Gifts of Endau Rompin)与《No Beginning to The Fourth Dimension》等,此作画面空间较小,美学态势(aesthetic gestures)固然偏向轻和静,其形色表现则淋漓酣畅极了。
《麝香草之丘》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创作者成功把艺术对象和媒介形式包容在一个自觉的视野之中,任由接受者荡在虚旷中游目骋怀。它由三个画面组成,我们看画时,风景仿佛穿透了窗户才映入眼廉,大有拟造连续时空、隔而不离的审美逸趣。上天蔚蓝,色调由浓转淡……视觉的著力点扩散到石壁和草木相互掩映的峰峦上。画家随皴随染以积成山岳面貌,然后像晕了一层透明薄彩将之淹润,自然万象浑化其中,显得苍翠、剔透!
有论者指出:毋庸置疑的,陈氏寄居龙运的教学岁月里,想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海岩景观进行了精确入微的体悟,情感共鸣,乃至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射到自然之中。此言若虚若实,大概就画家本人生前的忆述中可一探究竟,且听他吧──
“日复一日,我看见水的颜色因气候的变异而改变了滩岸。当暴风雨来袭时,沙泥倏地(就像一个)黄色物体般在大气中翻滚起来。水色不同了,海岸线变了,岩石也被侵蚀。眼下的情势非常可怕,我倒是自得其乐。这一刻还打雷闪电大雨滂沱,下一刻复归平静了。”(Day in and day out, I saw the colour of water change on the beach, with the changing of climate. When the storm came, the sand was churned out [as a] yellow thing in the air. The water changes, the coastline changes, the rocks erode. Watching these, it’s very frightening but very satisfying. There is thunder storm and rain and the next moment a calm.)
参考书目
John Berger著;刘惠嫒译:《影像的阅读》(About Looking),台北:远流,2002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再版)
作品资料
题目:麝香草之丘(Hill of Thyme)
媒材:纸本压克利彩
年代:1984年
尺寸:71cm X 153cm
收藏:马来西亚国家画廊
原文未曾发表;译文收入“Between Generation: 50 Years Across Modern Art in Malaysia”展览画册,马来亚大学、槟城理科大学及VWFA画廊联合出版,2007
文/蔡长璜
当我在已故画家陈湛仁(Joseph Tan Chan Jin)的“风景画”中游赏时,下意识里反复地推敲著John Berger的一句话:所有以观察自然为出发点的艺术创作,最终都免不了会改变观看自然的态度。艺术若非更加确定已经建立的观看自然的方式,就是提供一个新方式来看待自然。
然而,即便是一名艺术家因为观看、观察、观照而显现出凝注力不一的落差,总的来说,这些行为意识均转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古代中国山水画论所冀望的理想视域:登临俯瞰,这样的一个高度令到自然的形相愈显幽深和曲折。创作者尤要能凌驾于客观摹写之上,重新提炼、熔铸和创造出一个更大更广的有情天地,不但如此,画家与自然务求两情相洽,以臻天人相契之境界。
二月杪,国家画廊推出一项回顾展:“Joseph Tan/His Art: 1961-2001”,由著名艺术史家萨巴帕迪(T.K. Sabapathy)担任特约策展人。经其专业规划,现场按主题、年代分成数个展区,其中要数“风景画”(1971-2001)的质量最强,展品包括了“绘画系列”(Painting Series)、“龙运系列”(Dungun Series)与“构成系列”(Formation Series)等巨构,以及大大小小的画稿和习作。
这些以自然景观作为观察对象的压克利绘画,实则承袭、延展自现代主义的创造逻辑和审美规律。从形式到内容,他一早便摈弃了西方风景画的传统,没有一板一眼地再现眼睛所见的景象──尤其消解了那条同画家视线齐平,同时也暗示著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地平线(horizon),──纵使画中焦点涣散、时空交叠,作者意向却自由随动。依他所说:
“艺术家早已改变了想法,他们不再制作含有叙事性内容的作品。艺术家当下更加专注于与概念和形式攸关的思考了。”(Artists have changed their thinking and no longer produce works with narrative content. Artist are now more concerned with thinking about concepts and forms.)
迨不惑之年,画家向东方思维过渡,在意蕴丰富的山水话语中寻索造境之道,作品“显映出悠远旷达的空间感与深邃无限的宇宙感的含意”。阅读这些视觉文本,我们相信陈氏明了:最高的画境,不仅仅可行可观可游可居,它亦不失为一个“可以安顿人生”的精神归宿!
陈湛仁(1941-2001)生于槟城,早年留学澳洲,一九七〇年获Fulbright Hayes Scholarship赴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研习当代艺术,考取硕士学位。曾任玛拉工艺学院(ITM,现为UITM)高级讲师、国家画廊代总监、国家画廊信托局董事和南洋画廊总经理,大半生在艺术教育、艺术管理等领域献力。
向著风景画展区四顾,尽管不无好作品,个人却对《麝香草之丘》(Hill of Thyme)另眼相看。相对于那些三、四联拼的大画,像《龙运的记忆》(Memories of Dungun)、《兴楼云冰的献礼》(Gifts of Endau Rompin)与《No Beginning to The Fourth Dimension》等,此作画面空间较小,美学态势(aesthetic gestures)固然偏向轻和静,其形色表现则淋漓酣畅极了。
《麝香草之丘》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创作者成功把艺术对象和媒介形式包容在一个自觉的视野之中,任由接受者荡在虚旷中游目骋怀。它由三个画面组成,我们看画时,风景仿佛穿透了窗户才映入眼廉,大有拟造连续时空、隔而不离的审美逸趣。上天蔚蓝,色调由浓转淡……视觉的著力点扩散到石壁和草木相互掩映的峰峦上。画家随皴随染以积成山岳面貌,然后像晕了一层透明薄彩将之淹润,自然万象浑化其中,显得苍翠、剔透!
有论者指出:毋庸置疑的,陈氏寄居龙运的教学岁月里,想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海岩景观进行了精确入微的体悟,情感共鸣,乃至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射到自然之中。此言若虚若实,大概就画家本人生前的忆述中可一探究竟,且听他吧──
“日复一日,我看见水的颜色因气候的变异而改变了滩岸。当暴风雨来袭时,沙泥倏地(就像一个)黄色物体般在大气中翻滚起来。水色不同了,海岸线变了,岩石也被侵蚀。眼下的情势非常可怕,我倒是自得其乐。这一刻还打雷闪电大雨滂沱,下一刻复归平静了。”(Day in and day out, I saw the colour of water change on the beach, with the changing of climate. When the storm came, the sand was churned out [as a] yellow thing in the air. The water changes, the coastline changes, the rocks erode. Watching these, it’s very frightening but very satisfying. There is thunder storm and rain and the next moment a calm.)
参考书目
John Berger著;刘惠嫒译:《影像的阅读》(About Looking),台北:远流,2002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再版)
作品资料
题目:麝香草之丘(Hill of Thyme)
媒材:纸本压克利彩
年代:1984年
尺寸:71cm X 153cm
收藏:马来西亚国家画廊
原文未曾发表;译文收入“Between Generation: 50 Years Across Modern Art in Malaysia”展览画册,马来亚大学、槟城理科大学及VWFA画廊联合出版,200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