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MOELYONO LOAM

摩尔先生,图画老师
文/蔡长璜


终于,我和摩尔尢诺(Moelyono)先生碰面了!就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非那局艺术节”(Notthatbalai Art Festival 2007),这名印尼艺术家受邀到来主持一场研习营和两场讲座,旨在跟本地艺术社群分享其个人的创作历程,以及报告其从事了逾二十年的社区艺术教育工作。

对于他的才华与品格,还有献身社稷人民的事功,我一直都略有所闻;难得大好机会,尤其发自一种敬仰之意,我全程参加了相关的活动项目。于是乎,对这位以“图画老师”(Guru Nggambar)而名声广播、并且非常平易近人的“摩尔先生”(Pak Moel)的研究方法、知识结构、政治信念和改革议程等均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距今十七年前,在艺术学院最后一个学期时,我修读了几种偏重理论的科目,其中有一堂课叫做“第三世界美学”(Third World Aesthetic)。教我们的讲师选用了一篇关于摩尔尢诺如何在布伦本(Brumbum),即一个位于爪哇东海岸的小渔村,通过跟儿童们进行绘画劳动来催化觉醒意识的评论报导,作为课堂上诸多晦涩难懂的阅读/交流文本之一。

出乎意料之外,首次接触这种“问题导向的教育模式”(problem-posing model of education),不但让我印象深刻,而且,从此便一直影响着我的创作趋向和人生志向。

事情是这样的:很多画家喜爱描绘穷乡僻壤的景况,抑且热衷再现出社会下层民众的肖像,比方说,乞丐、劳工、原住民,等等;不过,一如观光客怀着猎奇心态去感受、去攫取异国的文化情调般没有两样,他/她们终究沦为一种创作素材,显然是画家──甚至是作品展出时的观众或收藏家──凝视的对象物。

就现代伦理学的概念来讲,这样的行为可谓是“缺德”的,然而却不被艺术家所看重。

摩尔尢诺亦曾陷入类似的迷思中而异常苦恼。在一九八零年代中期,他乃是一名以写实技法描绘民生问题的新生代画家,纵使这些作品因为精湛的表现形式而令人赞叹,他关心的现实情境和显示的生存状态依然如故。艺术家借题发挥,或许名利双收了,惟身在苦难中的人家还是过着粗衣粝食的生活。

“为什麽穷人不能将自己的困境画出来?”他开始怀疑,所以提了第一道问题。

另类教学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摩尔尢诺“闯进”布伦本。他翻山越岭,约莫经过两个小时、共五公里的脚程,方才抵达这个绝大多数村民都是靠渔业营生的聚落;村中的男女老幼,朝朝暮暮接受着来自南印度洋的大风大浪之洗礼,民风淳朴,生活清贫。

前年,印尼社会改革协会(Indonesian Society for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SIST)资助印行了由他撰述的《摩尔先生,图画老师》,对于那里的第一印象,作者如是披露:进了布伦本,映入眼帘的不外是一些用竹片编制成屋身,以及用棕榈叶堆叠成屋顶的民宅,其中有一栋用锌板做屋顶的木制建筑,被区隔成四个空间,据女鱼贩告知,那便是供给村里的小孩读书的地方了。

摩尔尢诺当时在一个小镇的私立学校当美术老师,这个身份特别受到当地人的礼待、尊重与认同,于是将他引荐给该所小学的校长卡狄然先生(Pak Katiran)。

卡狄然先生向他叙述了布伦本的实际状况,乃至导致师资短缺的关键,比方说,地点过于偏远──它跟外界的交通方式乃是一条崎岖的山径,而且疟蚊非常猖狂,外来的老师都不愿意长留于此。他希望摩尔尢诺给予协助。随即把后者领到一间课室,当场宣布欢迎这位新来的图画老师,同学们闻之,无不雀跃万分。

“我自然感到紧张,毫无准备。这件事超乎我的意料之外,在此之前根本没有想过。这是我第一次忐忑不安地呆立在课室前,虽然只是面对大约十名一和二年级的小学生而已。”

接着,摩尔尢诺发现同学们都没有图画簿,应当如何是好?就在没头没绪之际,他望见离村子不远处那一片宽广的海滩,灵机一动,邀请同学们走向户外,自此便开展出一种以沙地当纸、以树枝当笔的另类教学法!

该书第一章详细地记载了这位图画老师长期在当地奋斗的经过,其中包括他如何在物质匮乏的情形下实施其对话性的审美教育,以及如何藉着艺术的实践,直接地参与、融入群众之中,并且激发大家一起学习从积极面向主动去正视有关社区的诸种民生问题,例如,教育、卫生、贫穷,等等,凝聚公民力量,全心全意创造出一个归属个人也归属集体的生活世界。

平等对话

摩尔尢诺究竟如何取得这项成就──审美教育果真能够达致社会改革的效应?另一方面,以布伦本的个案而言,该村民众甚至是地方官员们岂会对这个“外来者”毫无戒心,更甚的是,反而接受他的参与和听取他的意见?

或许,在印尼境外的我们看来,这些事迹太夸张了,简直难以置信。

无论如何,摩尔尢诺不但不是一名思想激进者,事实上,他的儿童艺术教育理论框架,跟时下众多的艺术教师所主张的相差无几,例如,启发儿童的潜能以及培养儿童的自信,确保他们拥有健全的心智成长,免得对其未来的人格、行为和情感等带来负面的影响,等等。

他还强调艺术教师务需“对儿童友善”(child friendly)。因此,孩子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不管是绘画也好、制作手工也罢,大人们切忌凭着自身的逻辑思维与价值判断去批评他们和其作品。

尤甚要紧的是,儿童好玩的天性决不可以被压制或者抹杀掉!儿童做游戏的当儿,除了充满活力、乐趣、满足、自尊和受人关爱的情感体验之外,下意识地还能够涵养他们的模仿能力、想象能力、认知能力、适应能力……团体游戏也会促成其人际关系、平等认同以及群体意识等互补、均衡地发展。

所谓“寓教于乐”!用摩尔尢诺的语言来讲,“游戏乃是一种普世、可行与有效加强儿童求知精神的手段。”

而最鲜明的例子,莫过于他让同学们在沙滩上边玩边画的那一幕了。

摩尔尢诺首先引导同学们以各式各样的方式绘制线条,譬如像使用树枝(或脚趾)在沙地上画一条长线,抑或,互相比赛以倒退走(或跑动)的方式来完成之。又,干脆就地取材,把随手捡来的枯枝、漂流木等拼凑成立体而粗犷的线;乃至借助石头、贝壳与珊瑚等自然材质来传播“藉由点和点的持续连接构成线”的图式概念。

稍后,大家亦会针对先前的活动进行交流,惟至多是一种轻松的随性的对话,包括:我们用什麽东西来画线?在什麽地方?一边跑一边画线的感觉如何?刚才是谁用树枝来画线?我们还可以用什麽东西在沙滩上或者空地上制作长线?我们有可能制作一条通往云端的直线吗……

真实经验

值得我们注意的,则是摩尔尢诺非常重视对话模式与交流过程中的“平等原则”了。

大人和儿童的关系,并非一种单向的关系,意即前者始终扮演着发问者的角色,而后者却只能不停地回答诸多的提问──喜欢发问的孩子往往被家长或老师们当作“问题儿童”看待!──换句话说,儿童有权力对其周遭的现象提出问题,大人必须倾听这些声音(即使是批评的意见),应该尽所能去启发他们,抑且,强化他们的思辨能力。

有研究报告指出,双向的关系与互动的交流,对于模塑甚至完善儿童的“人格系统”方面具有充分的助益。

推而论之,在交流过程中间,每一个对话者形同一个独立的主体,彼此皆处于平行的发声位置上各抒己见,没有你高我低之分。假如关涉了整体社区与人民的利益时,对话的前提和共识亦需建立在爱心、真诚、信任、希望等人生理想的基础上,一切以大局为重。

摩尔尢诺的社区艺术教育工作,在在显示了如何从一项纯粹的儿童绘画劳动──他采用普通的材料而已,诸如纸和笔,再如用竹子编扎与人等大的立体人偶造形,最为“尖端”的技术要数木刻版画了,──渐渐地演变到作为集体面对、剖析、解决(部分)民生问题的犀利的传播/交流的媒介。

这其中包含一定程度上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显然,前文约略讲述过,作为一名现实批判写实主义的画家,摩尔尢诺是在寻找创作素材时,不经意闯进这个小渔村的。可谓“无巧不成书”。

再说,该村民众的存在处境的确十分窘迫;他们不但要跟大自然博斗,基于社区的基本设施不足,比方说:道路、电流、自来水,等等,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生活得过且过,还要忍受贪赃枉法的地方官员为所欲为!

这些被压迫阶层人民的真实经验(包括一些不合理的剥削)透过儿童的图画一一重构、揭露出来:校服与课本的缺乏;小孩在踢球时,看见大人们因为争抢自来水管而发生龃龉;疟疾的危害;拖网乃是全村人都参与的日常活动;执法人员指示村民把合法砍伐的林木搬到其卡车上;萨班先生(Pak Sarpan)担着两大串香蕉欲送给森林局官员,等等。

寻找出口

这些图像表征了孩子眼里的生活世界。尽管画法稚拙,充满童趣,毕竟没有沾染一丁点虚假、浮华甚至功利性的色彩(对照我国那些儿童填色比赛的优胜作品),其中凸显的真实性与相关性尤其十分感人。

上述诸多社区问题的视觉化呈现,后来在一间刚刚建竣的民宅公开展示──较早前,当地发生火患,共有五间民宅不幸遭到祝融吞噬了;摩尔尢诺从别处筹集了一些救济品,包括衣物、炊具和家私等,帮助灾民消解一些经济负担和恐慌,──全体村民均被预设为“特选观众”。

或许,有人会问,一种非政治化的文化演练到底能够取得什麽具体的社会效应?乃至于那些(下文将陆续提及的)连锁反应是否有夸大其词亦是可以被质疑的。

惟,很明显地,综观展览会的反馈信息,以下三点“收获”倒是难能可贵的:一、孩子们因为受到观众的赞美所以对自我表达信心满满;二、家长与村民们都有机会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方法和进度;及三、摩尔先生的教育模式也因此赢得大家的认同、信任以及支持了。

许多家长还察觉到,一旦孩子在造型上渐渐有很好的掌握与表现时,他的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竟然也渐渐变强了!

从一九八八到九〇年期间,这项揭示了乡村儿童绘画劳动成果的艺术项目,在有心人穿针引线下,先后到过日惹、耶加达与泗水等经济较为繁荣、文化较为动进的城市展出。除了作品展览,它还设有论坛,跨学科多角度交流研讨,往往引起当地教育界、文艺界、大众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等领域的积极回响;拥护者或反对者亦会撰文延伸辨析之、批判之。

普罗大众同样深切关心布伦本的民生问题。一些富有公益精神的仁人君子慷慨解囊,捐助钱款充作支援与改善儿童学习环境的经费。经过集体协商之后,村民决定将这些社会捐款用来给孩子们购买新的校服、用具,充实图书馆的藏书,以及添置新的塑胶水管,并且为村里的输水管道进行维修、提升的工程。

“城市人议论着乡下人,布伦本乃是主要的话题。当官者议论着他的子民、绘画劳动以及孩子们的绘画展览。”摩尔尢诺细说当年。

民主武装

“当一个共同意识出现之时,困境就有了改变。”(泰勒)公民行动力持续窜升,从某种程度上说,即意谓着被压迫阶层人民认同的以及憧憬的社群意识、社区想象与社会理想也渐渐有了出口,有了新的开端──从自觉到自决的谋定和策应。

但是,这边厢,正当村民仍然陶醉在自我满足的欢愉情境中,那边厢,极权政治的碾磨机很快地向布伦本逼近了。摩尔尢诺倡导以人为本的“参与式研究”(participatory research),即非暴力革命,亦无密谋叛变,纵使如此,对于当权者来说,岂能掉以轻心放任自由。

粗略地说,这是一种整合了社会观察、教育工作、政治行动、并且由众人发起、组织以及参与的实践方式,它鼓励社区民众和协调人员透过民主、开放的对话交往,催生一种能够有效地驱动或者激活在地文化、经济与政治等客观现实的生存策略;著名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称之为“文化行动”(cultural action)。

当局动员一组政治部官员严查他的底细,穷凶恶极,咄咄逼人;在他们看来,一名持有大学文凭的知识分子,若非内含不为外人所知的目的,决不会自愿下乡从事义务性工作的。此外,他们还质问他为什麽到耶加达展出那些儿童画,其动机是什麽以及促成这项活动的幕后人物是谁……摩尔尢诺后来才搞清楚,爪哇南部沿海一带,即该渔村所在之范围内,原来一直都被当局怀疑是潜伏着不少前印共党员的“黑区”,让他虚惊一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但这件事并未造成他心理上的丝毫退却(就像发生在有的人身上那样)。摩尔尢诺坦言,艺术家本来就是一名凡夫俗子,他来自群众,其艺术实践也应该回到群众中去。这种实用主义的观念,以及舍己为人的美德显然受到“爪哇美学”的感召而成就。或许,深一层阐释之,其思想框架里装备着三种“民主武装”,即良心(conscience)、觉悟(awareness)与信念(conviction),促使他得以自力安排,不屈不挠地为了创演一个更有实际意义的“可能世界”继续战斗!

然后,他走出爪哇岛,勇往直前,足迹遍布了苏拉威西、棉兰、亚齐、加里曼丹、巴布亚……等等,其中包括许多处于紧张状态──譬如像发生族群冲突和遭遇自然灾害等──的边缘地区;与此同时,他所投身的社会改革议程,亦从儿童艺术教育扩展到成人扫盲工作了。

二〇〇三年,摩尔尢诺旧地重游,当年在沙滩上活蹦乱跑的学生们都已长大成人,校长卡狄然先生也退休了。布伦本现在拥有一条以沥青铺筑的马路,交通方便,村民可以把新鲜水产直接载送到城中售卖;乡镇企业兴起,收入益益长进,大多数民宅也修建得更加讲究、阔气……无论如何,不管这些变化是好是坏,“Pak Moel Guru Nggambar”的身影,始终雕镌在大家的心灵最深处!

参考资料:
1. MOELYONO (2005): Pak Moel Guru Nggambar, INSIST Press, Yogyakarta.
2. MOELYONO (2007): Gambar Sebagai Media Ekspresi Anak (Photostat notes for workshop in NotThatBalai Arts Festival, Kuala Lumpur.)
3. PAULO FREIRE (2005):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 An Education for Humanization, Radical Essential Pamphlet Series, Citizens International, Penang, Malaysia.
4.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加]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程炼译:《现代性之隐忧》(The Malaise of Modernity),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原文分六次发表于《东方日报·东方名家》作者专栏“艺文风景”。 (2007.08.15/22/29以及09.06/11/19)

评论

Very good intro on an Indonesian artist I had known many decades ago! His method reflect a good attempt as a community oriented artist-a rarity in this world where 99% of art school grads become commercial artists!

Malaysians have a lot to learn from Pak Moel! His go-rural advocacy is good for Indonesia as well as for Malaysia now. We can only ignore very deprived rural citizens at our own risk-Malaysians' democratisation will be held back so long that the rural voters are captivated by the ruling regime-with the rest not lifting a fingers about their fellow citizens!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李清庸LEE CHENG YONG

李清庸 Lee Cheng Yong  Li Qing Yong ,( 1913-1974 )祖籍福建同安,画家,雕塑家,美术教师,艺术活动家 李清庸为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美术界的先锋人物。青年时既投入统筹艺术活动,参与组织艺术社团,亦在槟城钟灵中学服务 14 年,献身美术教育,不遗余力。他在一生之中仅办过两次个展,殁后遭到冷遇,声名未能远播,直至其三幅油画作品同时被搜罗在 1995 年于新加坡举行的“佳士得东南亚绘画”拍卖会中,遂使众多艺术收藏家和研究者另眼相看。翌年,槟城 The Art Gallery 特别策划举行“李清庸回顾展”,并推出一本记录翔实的作品选辑,显见其独步一时之艺术造诣,在创作者逝世 22 年后始能获得世俗的认同以及历史的礼赞。 李清庸在 1913 年 3 月 26 日诞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自幼热爱绘图,曾获水彩画家杨曼生启蒙。后赴中国深造,入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在留欧或留日的师长们教诲与督导之下,受过素描、绘画、雕塑、设计等基础训练;而彼时的上海,文化开放,显然较其它城市更易接触到外来美术新潮和理论新知,某种程度上对他往后的创作倾向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932 年,李清庸回到槟城,旋即在打石街阅书报社举行首次个人作品展;文献资料显示,他是仅次于黄花(黄森荣)之后于马来(西)亚举行个人作品展的本地画家。 1936 年初,槟城一群华人画家、诗人、书法家与摄影家联合发起一项展览会,年方 23 岁的李清庸深孚众望,连同杨曼生分别获推举为筹委会正副主席。这项由诗人管震民命名为“嘤嘤艺术展览会”的自发性活动,从 4 月 1 日至 3 日,一连三天假莲花河丽泽第五分校隆重举行,为槟城罕见的大型艺文活动;经李杨二人居中协调,远在新加坡的华人美术研究会也精选会员作品参与盛会。同年 6 月,李清庸则以“外埠会员”身份提交作品参加华人美术研究会首届会员作品展览。 大约从 1936 年至 1939 年期间,他身为“槟城华人画会”副会长,非常活跃于会员聚会、户外写生和常年美展,还参加了该会为赈济中国抗战救亡以及筹募“马来亚人民爱国基金”( Malayan Patriotic Fund )而主办的展览。 1952 年,李清庸又偕同骆清泉、杨曼生、郭若萍等 15 位艺术同道发起创办“槟城艺术协会”,翌年即获得社团注册局批准成立,众人通力合作,积极拓...

戴惠吉TAY HOOI KEAT

戴惠吉 Tay Hooi Keat Dai Hui Ji ,( 1910-1989 )生于 槟城,视觉艺术家,美术教育家,艺术活动家,牧师 笃信上帝的戴惠吉常对人说,其过人的描绘能力是与生俱有的,他不过是借此特长来抒发自己所感所思罢了!戴惠吉是第一位荣获教育部奖学金远赴英国深造的马来亚公民。在其逾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同时肩负两大任务:一、奠定与落实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系统化、建制化和普及化工作;二、以身作则地参与现代绘画观念的实践。在马来西亚视觉艺术的历史进程中,此种克难以及拓荒精神诚为可贵,值得吾人恭而敬之。 1910 年 4 月 8 日,戴惠吉诞生于槟城威省的高渊,在家中排行最小。其父亲为一名树胶园园主,希冀四名孩子都接受英文教育,便安排该幼子就读当地教会小学,然后再入乔治市大英义学。 1925 年,戴惠吉考获高级剑桥文凭,翌年入读三年制的马来亚联邦师范文凭课程,并于 1929 年成为一名合格教师,被教育部派往槟城一间英文小学执教。 1931 年,他考取美术教师专业文凭;同年, 21 岁的戴惠吉成家了,夫人陈玉谦( Tan Gek Kheam )亦为一名美术教师。 戴惠吉从小酷爱绘画,家人亦鼓励他往这个领域发展。迨至婚后,他才真正投入艺术的汪洋中,悠游自得,尤其当他邂逅了著名画家杨曼生,两人便经常结伴到处写生;他深受杨氏直截了当、大胆落笔的表现手法启发。 1936 年,林清渊律师领导成立“槟城华人画会”,副会长为杨曼生与李清庸,戴惠吉担任财政一职,同年,其画作在该会的常年美展中初试声啼。二战结束后的 1947 年 10 月杪,他的水彩和摄影作品又参与一项义展,获得媒体的关注。随后,戴惠吉假槟城图书馆推出其首次个人展,作品多数是以罗曼蒂克的情怀去捕捉大自然景色的水彩绘画。 从 1948 年至 1951 年期间,戴惠吉在伦敦坎伯威尔( Camberwell )艺术学院钻研艺术创作与教学方法,同时还旁及艺术史、美学、设计和工艺等科目。身为联邦奖学金得主的他,获得英国教育部颁予“国家设计文凭”( National Diploma in Design, N.D.D. ); 1952 年学成归来,旋即被委为槟城圣乔治女子学校美术老师。同年,戴惠吉还催生了“槟城美术教师理事会”,透过这个管道对同侪们进行非正规的训练,譬如组织户外写生,发起学习小组,并由他讲解有关...